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10月15日,福建省宁德市水产研发中心在屏南县开展的市科技计划项目《大鲵人工繁殖技术研究》通过了由市科技局组织的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省淡水研究所等有关专家的验收。
该项目在省内率先突破了大鲵人工繁殖技术,填补了福建省大鲵人工繁殖技术的空白,基本掌握了亲鲵培育、催产、受精卵孵化、稚鲵养殖等关键技术,初步确立了育苗技术工艺。
据了解,宁德市水产研究开发中心在市科技局的资助下,于2009年3月开始和屏南县茗溪水产养殖试验基地合作,开展《大鲵人工繁殖技术研究》项目研究工作,经宁德市水产研发中心组成单位闽东水产研究所科技人员的努力下,取得突破性成果。
课题组于2009年7月,挑选亲鲵43尾组合催产,共获卵2560粒,其中成熟卵1080粒。人工授精后获得102粒受精卵,但受精卵发育至后肢芽期-腮板期停止发育,当年试验失败。今年7月,在重庆万州水产研究所的技术协助下,共同进行攻关,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方案,于7月8~15日分两批催产亲鲵50尾(其中雌鲵26尾),4天后,陆续有6尾雌鲵产卵,共获成熟卵1600粒。人工授精后获受精卵962粒,经过35~38天共孵化出仔鲵172尾,孵化率18%。经验收组现场统计,共计稚鲵131尾(开口摄食30天),全长为4.8~5.5cm,培育成活率达76.1﹪,目前生长良好。
大鲵人工繁殖技术成功突破,为今后福建规模化开展大鲵人工养殖,做强当地大鲵养殖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