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洞庭湖上好风光,八月风吹稻花香;千张白帆盖湖面,金丝鲤鱼堆满舱。”这首从上世纪80年代传唱至今的歌曲《洞庭渔米香》脍炙人口,给人们描画了洞庭湖边的一幅幅美景。可是,又有谁能想到,时隔20多年,“白天一张网,晚上七尺板,辛苦大半年,上岸还缺钱”,却成了洞庭湖数万专业捕捞渔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的冷暖一直牵扯着湖南决策者的心。
“一定要把渔民解困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抓实抓好。”这是湖南决策者的郑重承诺。2008年12月,湖南省全面启动洞庭湖区专业捕捞渔民上岸定居和解困工作。2009年,湖南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各项解困政策措施,共投入各项解困帮扶资金1.93亿元,极大地改善了洞庭湖区13344户、4.5万渔民的总体生产生活状况。目前,洞庭湖区2332户无房户、7750人全部上岸定居,湖区渔民结束了世代湖中漂泊、居无定所的生活。
不久前,记者走访了洞庭湖区部分解困渔民,寻觅他们走下“漂泊的船”,登上“温暖的岸”的踪迹。
湖中边缘人
“过去,我们渔民就是冇(方言,指“没有”)娘的崽,没人疼,少人管。”家住湘阴县青潭乡的渔民周罗生感慨地说。在湖南省实施湖区捕捞渔民上岸定居和解困工作之前,像周罗生一样的专业捕捞渔民有13344户、4.5万人,其中来自外省的渔民863户、3128人。他们大多没有住房,还有些无户籍。本省渔民中,没有住房的“连家船”渔民,或在岸上租房及投靠亲友的共有1919户、7150人,居住在湖州岛上的有2003户、5829人。总体上,专业捕捞渔民处于“居无定所、学无所教、病无所医、老无所养、转业无门”的困境。有人甚至把他们称为“湖中边缘人”。
近年来,随着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渔业资源锐减,渔获物越来越小,渔获量越来越少,渔民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和措施,但专业捕捞渔民除享受了柴油补贴优惠政策外,基本没有享受到其他方面的惠农政策。
微服察民情
为政之要,在于安居;安民之道,在于疾其疾苦。
2008年11月上旬,带着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嘱托,省长助理、省财政厅厅长李友志带领专题调研小组深入到湖区的沅江、汉寿、君山等重点渔业县进行实地调查,走访了渔村、“连家船”渔民,召开有关市县财政、渔业部门及渔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调查了解情况和听取解决问题的意见。李友志说:“必须让渔民弃船登岸,实现居者有其屋。一定要让这个特殊困难的弱势、边缘群体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他将调查了解的情况向省委、省政府做了专题汇报。
2008年11月底,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与李友志、省畜牧水产局局长曹英华等一行来到沅江市万子湖乡,上船深入洞庭湖,登上“连家船”体察渔民生活。他们走进5户“连家船”渔民家庭,详细了解洞庭湖区专业渔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考察了湖区生产作业情况。之后张春贤连续三次进行实地考察。12月初,张春贤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议定相关政策措施;12月上旬,正式召开洞庭湖区捕捞渔民解困工作会议,成立“渔民解困工作领导小组”。
2009年2月初,湖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洞庭湖区捕捞渔民生产生活困难的意见》。分别就渔民上岸定居建(购)房补助、安置用地、血吸虫病防治、禁渔期渔民临时生活救助、停征涉渔收费、渔民城乡低保救助、渔民转产就业培训与援助、无户口渔民落户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渔民们奔走相告,欢欣鼓舞。
在“连家船”上捱过又一个寒冷日夜的洞庭湖捕捞渔民们感到,春天不再遥远了。
贤政惠万家
一定要让渔民们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惠及广大渔民,提高湖区捕捞渔民的受惠程度,这是湖南决策者们的共同心愿。为了帮助渔民上岸安居乐业,结束他们居无定所的飘泊生活,2009年,湖南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各项解困政策措施,共投入各项解困帮扶资金1.93亿元,极大地改善了洞庭湖区13344户、4.5万渔民的总体生产生活状况。其中省、市、县三级财政共安排建房补助资金7760万元,湖区3市17个县(市区)共安排安居保障性用地33.1万平方米。目前,洞庭湖区2332户无房户、7750人全部上岸定居,湖区渔民结束了世代湖中漂泊居无定所的生活。10473名渔民纳入城乡低保,39519名渔民纳入城乡医保;21519名渔民享受免费血吸虫病药物治疗,272名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得到救治;29898名渔民享受了禁渔期生活补助;2621名适龄渔民子女全部就学;全部解决了无户口渔民和“天吊族”渔民的户口问题;停征停收了6项涉渔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渔民负担1500万元;安排渔民培训资金1037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100期次,培训捕捞渔民3857名,4328名渔民成功实现了转产就业……
汉寿县上岸渔民周运来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如今再也不是局外人,而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了。”
岸上才有温暖的家
今年1月,汉寿县坡头镇群英渔民新村61岁的村民许后英等25位上岸渔民,联名给时任省委书记张春贤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今天,这里下起了大雪,天气寒冷,我们村里128户渔民告别了以往常年水上漂泊,居无定所的生活,大家都住在政府帮扶建好的大房子里,围着暖烘烘的火炉,从心底里感受到党和政府给我们带来的温暖……各家各户都准备好了年货和腊鱼腊肉,准备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年,大家盼着您能来分享我们的幸福生活!上岸渔民用他们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喜悦和感激。
“现在,我们不仅是有娘崽了,更是爹娘疼爱的满崽。”湘阴县上岸渔民周罗生对比解困工作前后的生活深有感触。他读高中的儿子在作文中也写道:“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
洞庭湖区捕捞渔民的疾苦基本得到解决后,湖南的决策者们又把目光投向了那群长期生活在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流域,以船为家、捕鱼为生的专业捕捞渔民身上。为此,在今年7月30日召开的全省专业捕捞渔民解困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周强强调,要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真正把“四水”流域专业捕捞渔民解困工作办成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会议决定要在巩固完善洞庭湖区专业捕捞渔民解困工作的同时,全面实施“四水”流域专业捕捞渔民解困工作,要求在11月底前全面完成。
有洞庭湖作证,他们不会失望。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