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贝类 > 病害防治 > 正文

大蚝病害的诊断

发布时间:2006/11/12 14:30:05  来源:  编辑:苏志敏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一)  牡蛎幼虫面盘病毒病
    [病原]  牡蛎幼虫面盘病毒(oyster velar virus,OVV)。
    [症状]  患病幼虫活力减退,内脏团缩人壳内,面盘活动不正常,面盘上皮组织细胞失掉鞭毛,并且有些细胞分离脱落,幼虫沉于养殖容器的底部,不活动。
    [流行情况]  此病的传播可能是纵向感染,即来自潜伏感染的亲牡蛎。在育苗场发生此病为3~8月份,受害幼体的壳高为150毫米以上。
    此病发生在美国华盛顿的太平洋巨砺。E1ston等(1985)报道,牡蛎育苗场因OVV,产量损失达50%。
    [诊断方法]  在面盘、口部和食道的上皮细胞中有浓密的球形细胞质包涵体。受感染的细胞肥大,分离脱落的细胞中含有完整的病毒颗粒。
  (二)牡蛎幼体细菌性溃疡病
  [病原]  鳗弧菌和溶藻酸弧菌,可能还有气单胞菌属和假单脑菌属的种类。
    [症状]  浮游的幼虫被感染后即下沉固着,或活动能力降低,突然大批死亡。镜检时发现幼虫体内有大量细菌,面盘不正常、组织发生溃疡,甚至崩解。
    [流行情况]  弧菌在海水中、底泥内和健康牡蛎的体表都可能存在,是机会致病菌。所以,各地育苗场在培育各种牡蛎苗时.都可能发生此病。 
    [诊断方法]  E1ston等198I年提出染色排除法,即在1毫升生活的牡蛎幼虫的悬浮液中,加几滴0.5%的台盼蓝 (Trypan blue)溶液,然后镜检。台盼盐仅能染已死的细胞,活细胞不着色,这样就很容易将溃疡处的坏死组织和正常的健康幼虫区别开。此法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生活的幼体在感染弧茵病初期,两壳间就有死细胞从外套膜上脱落下来。这些细胞呈蓝色球形,容易辨认。此法诊断迅速,价廉,简单易行,能及早发现细菌病的初期病理变化,及时进行治疗。
  (三)牡蛎幼体离壶菌病
  [病原]  动腐离壶菌。
    [症状]  菌丝在牡蛎幼虫内弯曲生长,有少数分支。被感染的牡蛎幼虫,不久就停止生长和活动,很快死亡,少数幸存者可获得免疫力。
  [流行情况]  根据报道,离壶菌可使美洲巨砺的各期幼虫和硬壳蛤的幼虫引起大批死亡。
   [诊断方法]  诊断时可将牡蛎幼虫做水浸片镜检,发现组织内有菌丝存在,也可将患病的幼虫放人溶有中性红的海水中,则真菌菌丝着色比幼虫组织深,更容易鉴别。
  (四)牡蛎壳病
  [病原]  绞纽伤壳菌,属于藻菌纲的一种真菌。 
  [症状]  初期症状是由于真菌苗丝在壳上穿孔,特别是在闭壳肌处最为严重,使壳的内壁表面有云雾状白色区域。以后白色区域形成1个或几个疣状突起,高出壳面2~4毫米,变为黑色、微棕色或淡绿色,严重者该区域有大片的壳基质沉淀。
  [流行情况]  壳病发生的地区很广泛,已报道的有荷兰、法国、英国、加拿大和印度等。主要侵害欧洲牡蛎,也侵害欧洲巨砺和另外一种巨砺。以秋季水温22℃以上时发病率最高。
  [诊断方法]  根据壳的病理变化可以初诊。确诊时应取病灶处的碎片,放入消毒海水中,在温度15℃以下时培养3~4周后长出菌丝。 
  (五)牡蛎派金虫病
  [病原]  海水派金虫。其生活史中最容易看到的是孢子。孢子近于球形,直径3~10微米,多数孢子为5~7微米。细胞质内有1个大液泡,偏位于孢子的一边。液泡内有较大的、形状不规则的折光性内含体,叫做液泡体(vacuoplast)。液泡体周围有1层泡沫状的细胞质。胞核位于细胞质较厚的部分,即偏于孢子的一边,呈卵圆形,核膜不清楚,周围有1圈无染色带。液泡体充分形成以后,有的近于球形,有的呈叶状或分叉,有的分成几个,有的伸到细胞质中。  
  [症状]  病牡蛎全身所有软体部的组织都可被寄生并受到破坏,但主要伤害结缔组织、闭壳肌、消化系统上皮组织和血管。在感染早期,虫体寄生处的组织发生炎症,随之纤维变性,最后发生广泛的组织溶解,形成组织脓肿或水肿。慢性感染的牡砺,身体逐渐消瘦,生长停止,生殖腺的发育也受到阻碍。感染严重的牡蛎壳口张开而死,特别是在环境条件不利时死亡更快。
  [流行情况]  派金虫病是牡蛎最严重的疾病之一,1950年发现于美国的美洲巨砺、叶牡蛎和等纹牡蛎,以后又发现于古巴、委内瑞拉、墨西哥、巴西等国家和我国台湾省。
  第一年的牡蛎一般不患此病,主要受侵害的是较大的牡砺。死亡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在各地区又有差别,感染率最高可达种群的90%一99%。牡蛎的死亡发生在夏季和初秋(8~9月份),以后随着天气变冷、水温下降,死亡也减少,但冬季一般不会发生死亡。发生流行病前的环境条件是较高的水温(30℃)和较高的盐度(30‰)。盐度在15‰以下,或水温低于20℃或高于33℃时,即使有派金虫寄生,牡蛎也不会死亡。
  因派金虫的传播是靠放出的游动孢子,随着水流直接传播给邻近的牡蛎,所以传播的范围一般是在病牡蛎周围15米以内。疾病的严重程度与高密度养殖有密切关系。
  [诊断方法]  将检查到疑为有派金虫的活体组织放人含葡萄糖的疏基醋酸盐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25~30℃时培养1大以上,营养体或动孢子囊前期扩大并形成壁,用鲁哥失碘液溶成蓝黑色,做组织切片染色后鉴定。
  (六)牡砺尼氏单孢子虫病
  [病原]  尼氏单孢子虫=尼氏明钦虫,最初在美国简称为MSX,一直沿用到l966年由Haskin定名为尼氏明钦虫,又定名为尼氏单孢子虫,至今有的文献上还用MSX这个名称。
  该虫的孢子呈卵形,长度为6~10微米,—端具盖.盖的边缘延伸到孢子壁之外。在病牡蛎的各种内部组织中,都有尼氏单孢子虫的多核质体。多核质体的大小很不一致,一般为4~25微米,最大的可达50微米,有数个至许多核。核内有1个偏心的核内体。
  [症状]  病牡蛎肌肉消瘦.生长停止,在环境条件较差时则引起死亡。病牡蛎全身组织都受感染,组织中有白细胞状细胞浸润,组织水肿。严重感染的牡蛎组织细胞萎缩,组织坏死,含有大量的孢子。肝小管中因充满大量的成熟孢子而呈微白色.色素细胞增加。少数病牡蛎坏死的组织和濒死的尼氏单孢子虫沉积在壳内壁上,促使壳基质形成被囊,成为褐色的、大小不一的疱状物。
  [流行情况]  此病发生在美国东海岸的美洲巨砺。我国台湾省,日本和朝鲜的太平洋巨砺也发现有类似的寄生虫。
  发生流行病的季节为5月中旬到9月份,发病时的盐度为15‰~35‰肠,但大多数为20‰~25‰。在非流行季节中,此病的潜伏期很长,一般为几个月,最长达9个月,6~7月份牡砺的发病明显,一殷从8月份开始死亡,9月份死亡达高峰。但有时在冬末(3月份),瘦弱的牡蛎的死亡也可达到高峰。感染率有的地方可达30%~60%。死亡率在低盐度区一般为50%~70%,在高盐度区则为90%~95%。
  [诊断方法]  显微镜检查染色的组织切片,可发现在所有的组织中有多核质体,在感染早期是局部的,多核质体发现在鳃上皮组织,有时在肝管和消化管的上皮组织中。全身强烈感染的可做血液涂片,用亚甲蓝染色后镜捡,病原散布在所有组织的血窦中,即可确诊。
  (七)豆蟹病
  [病原] 豆蟹。成体的形状与自由生活的蟹相差不大,仅体色变白色或淡黄色,头胸甲薄而软,眼睛和螯退化。
  [症状]  豆蟹寄生在牡砺、扇贝、贻贝、菲律宾蛤子等瓣鳃类的外套腔中,能夺取宿主食物,妨碍宿主摄食,伤害宿主的鳃,使牡砺身体瘦弱,井可使雌牡砺变为雄性。有时感染率高达90%。每个牡砺中只要有4—6个豆蟹寄生,即可引起牡蛎死亡。
  [流行情况]  在我国的牡砺中寄生有如下3种豆蟹
  (1)中华豆蟹:雌蟹头胸甲近于圆形,宽度为11.2毫米,长8毫米,表面光滑、稍隆起,前后侧角呈弧形,侧缘拱起,后缘中部凹入。额窄,向下弯,眼窝小,呈圆形,眼柄甚短,腹部很大。雄蟹头胸甲呈圆形,长3.4毫米,宽3.毫米,较雌蟹的坚硬。额向前方突出。腹部窄长。宿主为褶牡蛎、菲律宾蛤子和其他双壳贝类。分布在我国辽东半岛,朝鲜和日本等地。
  (2)近缘豆蟹:头脑甲长12.7毫米,宽13.5毫米,寄生于密鳞牡砺、凹线蛤子、厚壳贻贝、扇贝等。分布于我国山东,日本、菲律宾、泰国等地。
  (3)戈氏豆蟹:头胸甲长3.3毫米,宽3.5毫米。寄生于牡砺、菲律宾蛤子、贻贝等。分布于我国山东、辽宁,日本等地。
  [诊断方法]  解剖牡砺,见外套腔内有豆蟹即可确诊。
编辑:苏志敏 访问人次:8023 关键字:大蚝,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病害防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