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海蚌 3年长成 贵在天然

发布时间:2010/12/28 9:34:25  来源:水产前沿  编辑:苏志敏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1)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核心提示:在福建,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e)俗稱海蚌,廣東、香港稱貴妃蚌,與台灣俗稱的西施舌(Sanguinolaria)是完全不同種的貝類。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在福建,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e)俗稱海蚌,廣東、香港稱貴妃蚌,與台灣俗稱的西施舌(Sanguinolaria)是完全不同種的貝類。海蚌是大陸名貴的海產貝類,〝雞湯汆海蚌〞被譽為閩菜中的首席佳餚。近年在廣東、福建及江蘇沿海等許多地方相繼開發了海蚌的養殖,漁民利用淺海、灘塗或池塘養海蚌。

    兩岸西施舌 同名不同種

      乘著這次福州參展之便,筆者抽空到福州近郊的長樂市拜訪經常賜稿《養魚世界》的劉德經先生。劉先生是高級工程師,福建長樂人,畢業於集美水產航海學校養殖科,1960年到上海水產學院進修。畢業後,在廈門、龍海、平潭等地進行貽貝育苗、採苗研究工作,獲得翡翠貽貝半人工採苗及紫貽貝、厚殼貽貝人工育苗成功。1978年調省水產廳工作,同年獲評水產養殖高級工程師職稱。1980年調任長樂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1989年任長樂市海蚌場場長。2003年西施舌人工育苗及稚貝中間培育技術研究,獲福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多年來曾先後在廈大學報、海洋科學集刊、集美大學學報等發表論文30多篇。從事海產貝類繁養殖研究已經有四十多年的資歷。

  筆者與優越公司黃勝隆及顏明河先生一行人〝打的〞到距離福州市約50公里的長樂市市中心後,劉先生首先帶我們到家裡小歇片刻。筆者與劉德經先生書信來往十餘年素未謀面,這次到長樂是第一次與劉先生見到面,感覺特別的興奮及親切。劉德經一生都與海貝為伍,退休後家裡還專門留了一個房間做為書房及一生所收集的各式各樣貝殼。劉先生的研究投稿的主題都是西施舌(海蚌),見面的話題自然三句不離本行--海蚌,從繁養殖到天然資源,劉先生一一娓娓道來。

  在閒聊片刻後,劉德經帶領我們到長樂市珍貴海產養殖有限公司參觀,老闆肖德保是漳港海蚌購銷處,主要經銷漳港的天然海蚌、竹蟶、紅蟳、香螺等海鮮。

      在福建地區,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e)俗稱海蚌,廣東、香港稱貴妃蚌,台灣稱之為西施瑪珂蛤,大陸西施舌與台灣俗稱的西施舌是完全不同品種的貝類,台灣西施舌別稱西刀舌、西刀、紫蛤、紫晃蛤。臺灣紫雲蛤科的西施舌屬(Sanguinolaria)記錄有五種,其中以西施舌Sanguinolaria diphos的養殖較為重要。

  傳說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並且將美人“西施”獻給吳王,以美人計智取吳國。滅了吳國之後,西施又回到越國,越王勾踐的夫人一是妒忌西施的美貌,二是擔心美人誤國,終於有一天他命人將西施沉入大海。從此沿岸的海灘上便長出了這種海蚌,當牠的足部伸出蚌殼時酷似人的舌頭,所以海蚌也被稱為西施舌。

●两岸西施舌同名不同种,图为台湾俗称西施舌的Sanguinolaria diphos

●刘德经收藏的各种贝壳

●刘德经手持海蚌贝壳

      雞湯汆海蚌是閩菜首餚

      海蚌主要分布於越南、南海、韓國、中國大陸、台灣,常棲息在潮間帶至潮下帶20米左右、潮間帶下區及淺海的沙灘中。劉德經說,海蚌是一種名貴的海產貝類,生長快,肉味鮮美,價值高,〝雞湯汆海蚌〞被譽為閩菜中的首席佳餚。近年在廣東、福建及江蘇沿海等許多地方相繼開發了海蚌的養殖,漁民利用淺海、灘塗或池塘養殖。

  據了解,西施舌福建的一道名菜,肉質脆嫩、色白透明,被稱為人間至味始於宋代,世代相傳之下,備受青睞,成為傳奇閩菜。1980年代初,閩菜大師強木根、強曲曲創出〝雞湯汆海蚌〞這道特級佳餚後,從中國大陸的國宴到省裡的高規格招待以及現代的大賓館飯店都將這道菜列為招牌菜。雞湯汆海蚌這道名菜就算在福建當地都很少人吃過,因為野生海蚌十分稀少,價格昂貴。也難怪古代文人李漁稱海蚌為「海錯之至美,人所艷羨而不得食者」。拜養殖技術精進之賜,現在肯花錢的話就吃得到海蚌,每公斤售價人民幣約250元,相當於台幣1250元,9公分的海蚌一顆就要台幣200元左右。

  海蚌生長在淡鹹水交匯的細沙中,以福建長樂漳港所產的質量最佳。長樂位處閩江出海口,海水半淡半鹹,水溫較穩定,所以這裡的環境特別適合海蚌的生長。參觀完海蚌養殖場後,劉德經請我們在長樂漳港一家規模很大的海鮮餐廳用餐,並且特地點了〝雞湯汆海蚌〞。劉德經說海蚌烹煮時對水溫和時間的掌握十分嚴格,不足則軟,過分則老。


●刘德经在书房里翻阅贝类图鉴,说明两岸西施舌的品种,图左起黄胜隆、刘德经、颜明河

      天然海蚌資源枯竭

  最早捕撈海蚌是用電網,後來改用底拖網還外加耙子,捕撈效率大增,但卻也很快的使野生海蚌枯竭。「海產資源豐富時,野生海蚌每年可捕獲3000擔,每擔重50公斤,150公噸,現在每年只能捕撈200擔,只剩10噸。」劉德經說,以前產量多時,1市斤只要人民幣1毛6,因為以前錢大。目前海蚌售價1市斤人民幣120~130元,年節需求量的時節更高達人民幣2百多元。有些餐廳裡賣的便宜海蚌是江蘇生產的,品種不同,體型小,一市斤只要人民幣20元。

      1997年大陸突破了海蚌人工育苗技術關卡,但2公分的海蚌幼貝貝殼薄而透明,容易破碎,因此人工養殖需要更大規格的幼貝。2001年劉德經與羅瑜、黃金鳳在長樂的海水種苗場經過努力,終於突破了大規格幼貝培育技術。

  目前海蚌苗種生產並未產業化,所以現在多使用野生苗進行養成或增殖。在福建是由水產廳繁殖幼苗,每年投放1.5公分幼貝大約1百萬粒到長樂海域。每年4月20日至7月20日是禁漁期,這個時期是海蚌的繁殖季節。

  海蚌從幼苗長到9公分以上的商品蚌總共需要三年,漁民在禁漁期之外捕獲的兩齡以上海蚌就可以留下來飼養,養殖一年可達商品蚌的規格出售,小於兩齡的海蚌要放回海中,在福建長樂有4~5個海蚌養殖場。劉德經說,「捕獲的海蚌就用兩條腿走路,一條回海裡,一條到池子裡養。


●长乐漳港海鲜餐厅贩售的大海蚌,1市斤约人民币2百多元

●东风螺人民币60-70元/市斤


●长乐珍贵水产养殖公司暂养池里的等待出售的大海蚌


●肖德保说收购进来的海产要暂养一段时间,但有时隔天就被买走

      敵害生物多 養殖時間長   

      養殖2~3公分幼苗需要提供人工餌料,大蚌時要施放有機肥做藻水,因此水質很容易失控,有經驗的養殖戶會看水色,水太肥也不好。有些養殖戶用養蝦的水,經沉澱後再引入蚌池,讓海蚌濾食水藻。

  根據劉德經的觀察研究,野生海蚌的敵害生物包括肉食性魚類11種、節肢動物門12種、肉食性腹足類13種,還有滸苔、車輪蟲、沙蠶等,總共有44種之多。而池塘養殖海蚌的的害生物有11種,其中以滸苔、夜光藻、裸甲藻、福氏玉螺、鋸緣青蟹、斑節對蝦、長毛對蝦等危害最大。

      海蚌養殖適宜的水溫8~30℃,鹽度千分之17~35,pH7.4~8.6,細砂底質,夏季水溫超過30℃或雨季鹽度低於千分之13時,要用水泵注水調整水溫及鹽度。

  每年冬季到春季,滸苔會大量增生時,大量的覆蓋會造成蚌池養殖貝類窒息死亡。養殖海蚌可以放入一些藍子魚混養,藍子魚是一種草食、低耗能、廣鹽的暖水性魚類,以雜藻為餌料,會吃掉滸苔及其它附著性藻類。如果蚌池長出絲藻的話就要人工撈除,冬天換水量要增加,但是浮藻就會出現,有的養殖戶會想用硫酸銅防治,但是也不能用,因為劑量放多了海蚌受不了,放少了又沒有除藻效果。要防治池塘養殖敵害就要清池消毒、設置攔網、注意水質管理以及定期換水,這些措施能確實做好,就能有效的避免損失。劉德經說,一般育成海蚌的技術不成問題,就是養殖時間長,成本比較高。


●在長樂市珍貴水產養殖場合影。右起劉德經、肖德保、黃勝隆、顏明河。

编辑:苏志敏 访问人次:8166 关键字:海蚌,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评论列表  
  啊晶 2011/7/5 21:59:45
  俺这河里有海蚌,请问你们那收购吗?多少钱一斤啊
能否告知,谢谢了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综合新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