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日前有报道说,为保护青海湖渔业资源,维护青海湖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为切实加强裸鲤(俗名“湟鱼”)资源保护,省政府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继续对青海湖实行又一轮的封湖育鱼,为期10年。
众所周知,青海湖是大美青海标志性作品,也是中国最美的湖泊。它对青海东部地区乃至甘、宁、陕,都起着生态环境总调度室的作用,成为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四大无害超净区之一,其生态地位,举足轻重。其中,俗名“湟鱼”的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特有的珍贵鱼类,对维系青海湖流域“水-鱼-鸟”生态链安全和生物多样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受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捕捞过度和80年代后青海湖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因素影响,青海湖裸鲤数量锐减。鉴于这一严峻的现实,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省先后对青海湖实施了四次封湖育鱼,其中,于2001年开始的为期10年的第四次封湖育鱼首次执行零捕捞措施。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一措施的成效非常明显,青海湖裸鲤资源量在逐年恢复。
封湖育鱼期间,虽有利欲熏心的违法犯罪分子,将发财的梦想寄托在湟鱼身上,但以共和县公安局石乃亥派出所所长李宪明为代表的执法英雄(2010年1月13日,《西海都市报》刊发《铁血男儿缉拿鱼贩受重伤》稿件,报道李宪明的事迹),用汗水甚至生命,为湟鱼拉起了一道道保护网。
省委书记强卫多次强调:“保护好生态,是青海对国家、民族和未来的最大贡献。”从这个高度讲,封湖育鱼,功莫大焉!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