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政协防城港市四届一次会议期间,民建防城港市委会在提交的一份提案中指出,白龙海域污染日趋严重,导致海洋生物大量减少,珍珠养殖业日渐萎缩,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得力措施,尽早治理该海域的污染问题。
该份题为《关于认真治理白龙珍珠港煤污染的建议》的提案写到,位于江山半岛西南侧的白龙海域,曾是养殖珍珠的理想场所,所产珍珠是南珠中的上品。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该水域成为边贸煤的一个海上过驳点以来,水体开始受到污染。特别近几年来,由于国内能源需求激增,白龙边贸点的煤炭过货量与日俱增,最多时一个月的过货量超过20万吨。由于在海上过驳时船(货)主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致使大量煤炭撒落海中,运煤船舶冲洗甲板的污水、锈斑、油污也直排入海。据海洋部门在白龙养殖区内取样监测,浮物年均值已达14.5mg/L,部分水域海水水质已经达不到Ⅱ类标准,不符合环境功能区的最低要求。由于撒落入海的煤炭不易被潮水冲走,便沉积在该水域,形成厚度不同的煤层。此外,还有铜、铅、镉、汞、铬、锌等重金属污染物。
该提案以当地的珍珠养殖萎缩为例,说明了污染的危害:白龙一带最多时曾有国营珍珠养殖场4个、联营户50户、个体养殖户500户,养殖面积达3400多亩,从业人员达2000余人,年产珍珠4吨多,产值8000多万元,上缴利税400多万元。如今,由于污染增加,水质恶化,藻类减少,白龙珍珠的种苗、产品产量及质量均受到极大影响。目前,白龙一带只剩下100来个养殖户,珍珠年产量仅有二三百公斤。
为此,该提案建议:各级政府特别是边贸管理部门对由于边贸煤炭海上过驳造成的污染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应严格划分边贸作业区、养殖区、生态保护区范围和界限,做到合理布局,依法用海。边贸过驳作业只能在码头预留区进行,严禁靠近养殖区。边贸物资装卸作业时,要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避免造成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妥善安排边贸煤的装卸点,停止白龙海域边贸煤的海上过驳作业。同时加强对其它边贸船舶和渔排渔船的污染治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管理,严格执法,对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