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由于连年干旱,内蒙古赤峰境内的达里湖水面逐年萎缩,PH值不断上升,已经到了鱼类生存极限。为了使达里湖鱼种生息繁衍,近日,达里湖渔场将自繁的100万尾鲤鱼苗全部投放到它的子湖岗更诺尔湖,为这些特种鱼群找到了新的家园。
达里湖是典型的高山堰塞湖,只有进水口没有出水口,不能进行水流交换,随着湖水的萎缩,水质PH值超过了9.5,已经到了鱼类的生存极限。水体食物越来越少,近年来鱼类产量呈下降趋势。而岗更诺尔湖是与达里湖相连的一个子湖,也是典型的淡水湖,既有出水口又有进水口,完全能够进行水流互换,而且水体当中食料丰富,湖区周围水草繁茂,产卵条件较好。这些优势完全具备鱼类生存的良好条件。据内蒙古自治区水产推广站测算,岗更诺尔湖每年生产鲜鱼能力在35万公斤左右,达里湖渔场加大了对岗更湖的开发投入力度,去年与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及辽宁养殖户合作试养河蟹取得成功,6月份投放河蟹876万只,今年捕捞24000公斤,产值达50万元。今年又将自繁的100万尾鲤鱼苗全部投放到这里。
岗更诺尔湖的开发利用和水产品结构调整,既为达里渔场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子,也为这些高原特种鱼群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间。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