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近日,记者从江门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2010年江门市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预计将达到275亿元,同比增长22.77%;水产品总产量达67万吨,水产品总产值达73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达1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和10%。
据江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区主任介绍,2010年全省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准的5个区域性建设用海规划中,江门市独占两个,一共可围填海近2000公顷。其中,台山市广海湾区域建设用海可围填海1040.95公顷,已通过处置香港拆建物料填出可用土地270多公顷。此外,崖门国家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农业部批准,项目总投资3134万元,中央、省各投资1567万元,目前已完成了渔港初步设计并上报农业部批准。
在渔业生产方面,投资1.55亿元的罗非鱼加工项目落户鹤山市共和镇,预计年加工罗非鱼5万吨,年产值5亿元以上,其产品95%供应出口。生产管理方面,台山市成立了广海鲲鹏永润海洋渔业专业合作社,开创了渔业专业合作社的先河,在半年内便吸收23户渔民入社,带来资金4000多万元,建造了11艘主机功率300千瓦以上的钢制渔船用于发展中、深海捕捞业。
据介绍,2010年江门市共发生渔业安全事故2宗,死亡(失踪)3人,经济损失10万元,事故宗数与去年持平,死亡(失踪)人数和经济损失同比下降57%和90%。而这一切都与江门市海洋渔业硬件设备的完善和软件管理模式的创新分不开。在硬件方面,全市24艘南沙渔船中投入使用了200台安全型柴油艇尾机,初步解决了南沙渔船携带汽油出海生产的安全隐患。而且全市60马力以上的海洋捕捞渔船100%配置了AIS(避碰系统)、安全生产通信指挥终端和小型就生浮。在软件方面,以台山广海鲲鹏渔村为试点,发动渔船实行跟帮生产,建立了渔船安全生产网络,畅通了安全生产信息,提高了自救互救能力,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