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马三立先生的相声作品《扒马褂》里,有个笑料:骡子掉到茶碗里,给烫死了!在我们身边也有类似的笑话。渤海湾漏油事件一个多月后,临近的长岛发现原油飘浮,贝类和鱼类横尸水面,人们自然很容易想起溢油污染是鱼类杀手。但有关部门和机构一方面宣称鱼类死亡和污染海域事故无关,另一方面又说不清鱼类因何死亡。
光明媚 看来只能这么说了:都怪鱼儿水性不好,不小心在海里被水给淹死了。这样的解释,相信可以“皆大欢喜”:中海油不用担心赔偿渔民了,国家海洋局也不必害怕被问责,渔民们也可以自认倒霉了,更重要的,公众既长了见识,还消了气,不必做怨夫怨妇,可以放心继续吃鱼肉了。
遇到公众成绩,喜欢攀高枝;遇到他人成绩,逼着别人感谢自己;遇到责任事故,恨不得让新闻媒体全部变成瞎子、聋子和哑巴加文盲;遇到不好推脱责任的事情,制造奇谈怪论,反正咱们最不缺“童话大王”。我没拿海洋局和中海油一针一线,怀疑“鱼类是被淹死的”,是怕习惯了喝油,双手沾满了油污和油垢的中海油,还要玷污了死去鱼儿的遗体。“鱼淹死”的解释,对谁都是一种解脱。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