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为什么混养成功率达到80%,而单独养殖对虾的成功率却很低?”“为什么我的虾塘出现蓝藻?蓝藻问题如何解决?”这边的话音刚落,那边又响起南美白对虾养殖户争前恐后的提问声,让正在讲课的技术员郑宏基有点应对不暇。这是记者日前在海口市美兰区桂林洋农场第七管理区燕尾村进行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培训课上看到的一幕。
燕尾村是靠近海边的一个村庄,村民靠海吃海,利用海水从事对虾、罗非鱼等水产养殖。可是今年不少虾塘却出现了蓝藻现象,南美白对虾养殖户一下子无法解决,对此感到很是困惑。为了帮助养殖户解决养殖上的技术困难,海口市和美兰区的关工委、科协联合办班,聘请海水养殖技术员,把养虾技术送到村子里来。
记者看到,虽然今天来听课的只有十几位南美白对虾养殖户,但是听课过程中,每个养殖户都针对自己养殖中出现的一些困惑举手提问,并且得到满意的答复和指导。村里的养殖大户陈小刚说,他家的水产养殖面积100多亩,既养罗非鱼,也有对虾和石斑鱼混养的虾塘,以前养殖过程中碰到的一些疑惑,今天听课后全部得到解答,看来还是要靠技术提高养殖收益。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