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海洋渔业 > 海洋综合 > 正文

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关系

发布时间:2007/1/30 11:18:00  来源:海洋与渔业  编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资源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人类的各种活动几乎与资源环境密切相关,在经济活动中,基础产业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环境问题,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严重。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环境的破坏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或制约经济的发展。
海洋经济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产业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在追求海洋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海洋资源环境的保护,盲目开发利用的现象严重,对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影响。海洋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海洋资源环境,海洋资源作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必须理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关系。
如何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好海洋环境,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海洋资源环境

    在自然科学中,资源与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简单地说,资源是指某种可利用物质的存在及其数量;环境是指生物的外界或周围的条件。但从经济领域理解,把自然和社会经济整合起来,资源的含义是广泛的。自然资源是指一切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享受的自然物质与自然条件,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环境。其中,自然物质和自然条件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条件、科技水平和发展阶段中所需要的自然物质和自然条件。这样看来,自然环境或者自然生态环境、人工环境,都属于环境的范畴,属于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的自然条件之一。因此,环境也是一种资源,资源包含了环境。可以说,不同领域,环境有不同的含义。不论如何,把资源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资源和环境均为经济发展的条件。

    如上所述,海洋环境也可以认为是海洋资源的一部分,或者称之为环境资源。这里我们把海洋自然资源及相关的环境因素总称为海洋资源环境。具体地描述,大致海洋资源环境由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组成:

    1、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是海洋资源的主要方面,包括了所有的海洋生物。在海洋生物资源中,具有较广泛的开发利用和经济价值的是水产资源,即鱼、虾、蟹、贝、藻类等能被人类利用的生物群体资源;此外,也包括了具有科研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鲸豚类等海洋珍稀动物资源。

    2、海域资源

    海洋被称为蓝色国土。海域资源包括了海洋水体、底床和滩涂等有空间利用价值的资源,是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主要物质条件。

    3、海洋矿产资源 

    包括石油、天燃气、海洋中有经济价值的组分(如食盐)、海砂等,为自然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大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会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而不断减少。

    4、自然环境资源

    是岛屿、岸线、生物等自然物质在不同地理、气候因素等自然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形成的具有生态结构与属性的自然环境。从物质条件上,是一种较为抽象的资源,但又可以被利用,往往被转化为某种产业资源,如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海岛或海湾自然景观等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5、水质环境资源

    海洋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对某些污染物有净化作用,简称为水质环境资源。海洋环境的容量是有限的,当污染物的排入量在海洋自净能力范围内时,海洋可以永不停息地为人类净化污染物,当超出它的自净能力时,海洋将无能为力,随之而来的是水质环境的恶化。

    二、海洋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资源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的各种活动造成的,最直接的原因是经济活动。为更深地了解海洋资源环境问题,必须对海洋经济活动有所了解。海洋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的主体,包括了涉及直接利用和依赖海洋资源而存在的相关产业。目前在我国的海洋经济中,主要的支柱产业有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采矿业、滨海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制药业等。

    近二十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滨海工业日益增长,海洋开发利用活动频繁,城市化速度加快,部分海域资源被无序开发,近岸海域环境污染严重,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过度利用,使资源环境状况不断恶化。主要表现在:

    1.近岸海域水质恶化,自然环境受破坏严重
水质环境方面,沿海地区工农业和城市化发展已经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大部分近岸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河口区和内湾水域污染更加严重。海洋的污染主要来之陆源污染,大量未经处理的或未能彻底处理达标的工业废水源源不断地排入海洋,大量的城市污水最终向海洋倾注,加上海洋倾废、船舶交通等海上活动给海洋带来的污染,这些污染物的数量远远超出了海洋本身的自净能力,长期的累积使海洋环境污染加剧。目前表现为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增高,大部分海区水质环境趋于恶化,赤潮等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地影响了渔业的发展,对海洋经济带来很大的危害。 

    自然环境方面,沿海地区的经济热潮造成了对海域的盲目开发,乱填乱围现象严重,无序的开发使大多数近岸海域及其岸线资源得不到科学利用,不能充分发挥海域环境资源的功能,许多良好的海域和岸线变得面目全非,环境优越的岛屿被推毁,自然环境受到难以恢复的破坏,或永久性地破坏。 

    2.水产资源严重衰退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渔业为我国沿海地区的传统产业。渔业资源作为海洋生物资源中经济价值显著的组成部分,是海洋捕捞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广阔的海洋和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良好的渔业资源条件,经济种类繁多,资源发生的潜在基础非常好。但是,捕捞技术地不断提高,人们盲目地建造渔船,无限制地捕捞,结果是资源的过度利用。这是导致渔业资源衰退的最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水质的污染造成了海洋生态的破坏,鱼类等生物逐步失去了繁殖、生长场所,渔业资源得不到有效地补充,使资源量逐渐减少,这是渔业资源衰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更甚的是,生物栖息环境的破坏也造成了部分珍稀动植物物种的濒危或灭绝。

    3.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不合理、水平低

    我国的海洋经济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不仅总体利用不合理,不能发挥海洋资源的总体效用,而且,存在着对资源粗采滥用,科技水平不足,未能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的价值。总之,海洋资源的利用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由于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对海洋资源环境的总体规划,造成了产业布局的不合理和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如砍伐了红树林,把典型的海洋自然生态区域破坏而进行水产养殖区建设等等,未能根据海域自然属性、可利用条件确定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科学地进行产业定位,把资源和经济增长优势变为劣势。不合理和低水平利用资源的后果是资源的浪费,不能让海洋资源向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化,体现在经济总体效益上是高投入、高成本(包括资源环境成本),低效率。

    三、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关系

    1、海洋资源环境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海洋资源可分为可直接利用资源和不可直接利用资源,如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环境资源;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如海洋生物资源和海域资源。这些资源都在被利用的过程中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它的价值,并转化为经济成分。海洋经济是与海洋相联系的,它的前提是海洋产业的存在,随着人类对海洋认识的不断加深,科学技术的逐步提高,对海洋资源的利用不断多样化,海洋产业逐步增多,形成产业群体,并且产业内部构成逐渐完善,不断扩大和延伸,上、中、下游相互配套,发展成为系统的产业结构。不论是海洋产业的主体部分,还是延伸部分,都与海洋资源环境分不开。海洋资源环境的自然状况及其每一种变化都直接地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 

    (1)海洋资源环境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方面,任何海洋经济活动都是对海洋资源的利用。海洋产业对海洋资源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具有显著的区域经济特征。与其他产业相比,不同之处是,对自然资源的配置不具有灵活性,受区域限制的程度较高。海洋经济以海洋资源环境为依存的特点正是其本身发展的优势所在。人类对海洋的利用是从对自然资源的简单利用开始的,但不论是简单的利用,还是多形式的利用,都直接地说明海洋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海洋资源环境。从典型的海洋产业说起,海洋渔业是最古老的海洋产业,其产品可以是直接从海中捕上来的鱼类,如果海洋中没有鱼类的存在,海洋渔业也就不可能存在。同样的道理,没有适合建设港口的环境条件,港口也不可能建设,更没有航运业发展可谈。 

    另一方面,海洋资源环境问题会对任何海洋产业起制约作用。自然条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都是非常有限的,一但受到破坏将很难恢复,人为的改善也要付出相当大的经济代价。当滨海沙滩被盲目开采,或者自然景观受到破坏,在很大程度上使该区域失去了旅游价值,人工的改造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无疑造成了旅游资源的减少或者旅游业开发成本的增高,制约了该行业的发展。乱填海乱围垦永久性地改变海域功能,破坏了岸线资源,改变了河口区和内湾海域自然条件,可以使港口、航道淤塞,阻碍了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产养殖业的不合理布局,养殖密度过高和投饵的不科学造成了水质富营养化,使水域失去水产养殖功能,也导致赤潮灾害的发生,造成渔业经济损失,对渔业经济发展是很大的打击。 

    (2)资源环境条件的优劣对海洋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自然资源环境属于天然的条件,虽然可以人工改造,但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优越的海洋自然资源环境能为海洋开发利用提供较强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河口区、海湾和群岛的存在,使区域具有丰富的海域资源、渔业资源、旅游资源、港口资源,对海洋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反过来,可利用的海洋资源缺少,海洋经济的发展会受到制约,若海岸线上不存在形成港口的地理条件,发展海洋运输业将是困难的事情。区域性的海洋资源环境条件的差异,也导致海洋经济发展的差异。

    (3)海洋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能否有效地利用海洋资源环境,使资源环境在海洋产业的发展中发挥最佳效益,是海洋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海洋产业不可能是单一的,单一的海洋产业对海洋经济也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海洋经济发展是多产业协调发展的结果。海洋功能往往是交错的,海洋资源环境的利用只能是多方位和综合利用。资源环境的利用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统一性,各海洋产业在资源利用上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某一产业占有资源量多了,发展的相对速度加快了,另一产业的资源可利用量便少了,得不到发展。例如滨海工业的高速发展,过度地利用了海洋的环境资源,使水质环境恶化,生物资源遭到破坏,渔业的发展便受到限制。 

    海洋资源的有效配置对海洋产业综合发展起作用,体现了海洋资源环境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另一种内在关系,并说明了必须有效地配置海洋资源,才能使各产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2、海洋经济无序的发展会对海洋资源环境造成破坏

    经济的发展有它内在的规律,经济健康发展是稳定的发展,持续的发展。发展海洋经济不仅仅是经济规律起作用,它是经济规律和资源环境利用规律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海洋产业对海洋资源环境利用的特点不同,一类是对自然资源的直接利用,其产品是资源物质的直接体现,如海洋捕捞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盐业、采砂业等属于这一类型,其中的不可再生资源将会随着人类的不断开发而减少,可再生资源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实现永续利用;第二类是有条件的利用,通过与其他条件的结合,形成产业,实现资源价值的转化,更多的是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如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等是利用特殊的海洋地理条件与交通和旅游结合起来的产业;另一类是非直接利用资源的产业类型,如滨海工业,是靠利用海洋自净功能这一环境资源,解决生产余热的冷却问题,或者生产废水的排放问题,资源并不在生产过程被直利用,其价值体现在产品被降低的那部分成本。

    海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为前提,无序地开发利用可以使海洋经济出现不正常增长或减退,往往是突发式地增长而后迅速减退或停滞不前。对资源环境的无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将导致资源环境的破坏。

    (1)经济发展的无限要求与资源环境的有限性

    人类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物质的不断丰富和不断消耗、为人们提供精神享受的过程,主观上要求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要求是无限的。但是,资源环境是有限的,石油天燃气等资源的存量是有限的,海洋的具有利用价值水域也是有限的,海域无限地围填会使内湾和河口区域缩小;对于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是有限的,水产资源的过度利用会导致生物种群灭绝而失去开发利用的价值,大量污染物在近岸海域水体中的累积,因无法自净而使海洋成为垃圾场。所以,如果遵从经济发展的主观要求,不考虑资源环境的有限性,无序、无度地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盲目地追求经济增长,必将造成资源环境的严重破坏。

    (2)功能布局的不合理会造成资源环境利用的混乱

    功能布局不合理表现为在海洋资源的总体利用方面缺乏科学的规划,不能充分发挥各区域优势,存在着重复建设现象或者产业布局的不合理,破坏了海洋资源环境的自然属性,这种情况将极大地影响各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但使产业之间不能相互促进,反而使产业之间相互地阻碍,不利于各产业的发展,影响了海洋经济的总体增长。例如:盲目地填围海不仅未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将永久性地改变海域功能;沿海各行政区域“各自为政”,不合理的港口建设等行为会长期地或永久性地对自然资源环境造成破坏。种种的不合理因素将使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失去了条件。


    (3)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利用将造成资源环境的不可恢复
    
    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等陆源污染物无限止地排放入海,大大地超出环境资源的承受能力,会使海水水质恶化,难以恢复,破坏海洋生态。渔业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渔业资源为可再生资源,但是,资源的利用超出了其本身的再生能力时,便会向反方向发展,渔船盲目地增加,捕捞强度过大,酷渔滥捕的后果是鱼类等生物的亲体减少,种群得不到有效地补充,资源的长期衰退便出现枯竭,甚至出现海洋荒漠化。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编辑: 访问人次:5830 关键字:海洋,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海洋综合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