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为维护长江上游鱼类种群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及时拯救长江上游濒危鱼类。我国从2000年开始批准建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为维护长江上游鱼类种群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及时拯救长江上游濒危鱼类。我国从2000年开始批准建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作为规划中的增殖放流站之一和两个巨型水电站的生态保护配套工程,金沙江下游的洛溪渡向家坝水电站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自2008年7月建成后,已经累计放流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氏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在内的七种珍稀、特有鱼苗35万尾。
增殖放流站科普主办梁芳说:“我们这个站占地是2.67公顷,其中占地8千平方米,现在已经具备了每年养殖30万尾5到10厘米的珍稀鱼苗及1万余尾达氏鲟、胭脂鱼等大规格鱼种的能力。”
通过技术革新,该站的放流和养殖存活率已大大提升。我们放流的鱼种进行了标记,通过后期的回访和调查,在金沙江的下游也发现了放流标记的鱼种,这说明放流对整个金沙江自然水体的鱼种是有一定补充作用的。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