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前天下午,“神九”上的厦门籍“乘客”——中华鳖蛋和河豚毒菌株种苗,在经历13天太空之旅后部分被科研人员接回厦门(详见昨日早报A14版报道)。而在2008年,厦门已有水产品搭载“神七”遨游太空,对此早报曾做过专题报道。如今,它们的状况如何?
据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厦门鳉鱼卵和太空孵育仓搭载于“神七”载人飞船上,进行太空育种孵化试验,可以说是取得圆满成功。所搭载的2万粒休眠受精鱼卵全部正常,我国首次卵生观赏鳉鱼太空孵化开罐计数有9尾活鱼苗,存活的有7尾,但孵育罐中剩余受精卵落地后又陆续孵出15尾鱼苗,很快,这些太空小鱼繁殖出了一个大家庭来。3年多来,当初那些一同上“神七”的休眠卵们如今也早已孵化成鱼,一代又一代的太空鱼不断孵化出来,到目前为止,太空鳉鱼产卵已达到1亿多粒。而第一代太空鳉鱼也都已经“仙逝”。
“太空鱼”的“娘家”厦门中飞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宏介绍说,太空鳉鱼除了卵受精率与普通鳉鱼基本持平外,其他指标皆有明显差别,如性成熟周期普通鳉鱼为75天,太空鳉鱼为55天;普通鳉鱼体长为4-5厘米,太空鳉鱼为6厘米以上;体色普通鳉鱼为“灰彩”,太空鳉鱼为“光艳”。另外,普通鳉鱼的周产卵量为125粒,而太空鳉鱼为282粒。此外,这7尾第一代太空鳉鱼在生长期内从未感染过寄生虫,而普通鳉鱼却会经常感染寄生虫。
“目前,最长的太空鳉鱼长到9.6厘米,存活时间一年半。它们的体态特征与第一代太空鳉鱼基本一致,没有太多的变化。”周宏补充道。
另据了解,早在2005年,厦门就有水产品搭载卫星太空育种,据省水产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对虾种苗刚从太空回到地球时,有孵化成1只对虾,但这只对虾呈现了近似人类晕车晕船的现象:畏光、虚弱、游动性差、凭借性强、不进食。虽然后来经由科研人员多方努力,度过不适期,转入正常发展,但最终还是存活不长。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