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日前,记者走访江城区埠场镇山外西村获悉,鱼虾混养技术让该村对虾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该村精养虾塘达5000亩,正在江城区海洋与渔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打造对虾养殖专业村,谋划更大的发展。
山外西村位于埠场镇南部,面临南海,水产养殖业是当地村民的支柱产业,其中对虾养殖业规模最大,发展势头也最为迅猛。尤为难得的是,该村村委会12名村干部有10名干部带头养虾致富,其中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刘掌还是当地有名的养虾大户,带领群众养虾致富的能手。
记者日前来到刘掌的虾塘时,他正在指挥工人准备虾塘饲料。刘掌的虾塘有160亩,此刻虾塘里的增氧机正喷出白色的水花,虾塘里养的虾将在明年春节期间上市销售。刘掌告诉记者,山外西村当地居民大多数养虾,多的几百亩,一般的有几十亩,少的也有二三亩。经过多年的摸索,该村采用草鱼与虾混养的技术,有效防止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虾塘的的草鱼喜欢吃病虾、死虾,而且草鱼不会受到感染,但活虾吃病虾,却会感染并扩散虾病。”刘掌说出了其中的奥妙。
有了多年的养殖传统,以及成熟的养虾技术,加上该村作为万事达海洋食品公司的对虾供应基地,不愁销路,山外西村对虾养殖获得蓬勃的发展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按照5000亩的规模,亩产400公斤、每公斤28元的收购价,一年两造计算,该村对虾养殖年产值达1.12亿元。目前该村委会大多数养虾的干部及村民都在市区买了房,其中村委会有4名干部买了小车,起到了良好的带头致富作用。
江城区派驻山外西村“第一书记”、江城区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梁卫存表示,接下来该局将充分利用山外西村对虾养殖的现有优势,帮助该村组建养虾农民专业合作社,并申报养虾专业村,争取有关政策和资金扶持,走产业化、规模化对虾养殖道路,推动山外西村对虾养殖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