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月1日从宁夏农牧厅渔业局了解到,我区稻田培育扣蟹取得重大突破,全区稻田养扣蟹面积已达到2.5万亩,亩产20公斤以上,最高的达到75公斤。“与外调蟹种相比,我区自主培育的蟹种适应性更强,成活率更高”,自治区农牧厅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区稻田养蟹从2009年开始起步,最初仅有1000亩,经过4年的发展,到目前,全区稻田养蟹面积已发展到13.7万亩。2012年底,全区“蟹田稻”实现总产量8442万公斤,“稻田蟹”总产量249.7万公斤,稻、蟹总产值达到4.2亿元。但长期以来,我区稻田养蟹的蟹种主要靠从辽宁、江苏等地引进,蟹种成本高、成活率低。对此,我区2011年以来开始尝试在稻田培育扣蟹,最终获得成功。专家介绍,经实养实测,与常规单种水稻相比,发展稻田养蟹亩净增效益可达到1010.1元。目前,我区稻田养蟹组织化、规模化程度有明显提高,到2012年底全区共有46个专业组织、5家龙头企业加入了稻田养蟹,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稻田养蟹基地77个、1000亩以上的47个、1万亩以上3个,安装高清电子监控设备36处、太阳能杀虫灯70个,基本上实现了基地化、规模化、组织化、科技化发展。
“随着稻田养蟹的迅速发展,我区稻田综合种养内容也明显丰富,目前已出现了稻田养鱼、稻田养鸭和稻田排水沟养鱼并开展休闲垂钓等新模式,为我区高效农业发展探索出了新途径,为农民增收拓展了新渠道”,自治区农牧厅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