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从昨日开始进入禁渔期。记者何波摄
珠江流域昨起第三度禁渔
有数据显示两度禁渔佛山渔民年均捕捞量仅小增7%
昨日中午12时起,珠江流域又开始了第三个年度的禁渔期。据悉,目前全市仍有渔船1900多艘,渔民3000多人。已经两度禁渔,不少渔民表示,日均渔获量在10余斤左右,仅为过去的1/10。市农业局渔业科数据显示,经过两年的禁渔期,渔民的年均捕捞量增长缓慢,只增加7%。
昨日中午12时,三水河口渔运村的渔民徐伍仔和许多渔民一样,驾船回到停泊点,这些渔船将在这里停泊两个月。昨日徐伍仔的收获以黄鱼为主,近10斤的黄鱼只卖了50多元。
徐伍仔总结,两度禁渔后平均每天的渔获也只有十来斤,为高峰期的1/10左右。捕到的品种主要是黄鱼、鲮鱼、鲤鱼,一般每斤价格在3~5元。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佛山全市水产品的供应量为56.5万吨,渔民的捕捞量为6780吨。而到2012年,渔民的捕捞量只有7296吨,增幅为7%,其中鱼类1965吨,虾类874吨,贝类4399吨。市渔政支队队长薛勇祥表示,根据过去两年的走访,渔民们确实反映,捕捞量未见明显增加。
为何禁渔后渔获数量仍不见大增?渔民们在采访中普遍表示,近年来,因堤围硬底化、城市排污对水环境的污染等因素,使得鱼类资源更是呈现种类和数量逐年减少的趋势。而从种类组成上看,如今佛山水域最常见的都是经济鱼类,如草鱼、鲤鱼、鲫鱼、黄鱼等,个别名优经济品种如鲥鱼等已经灭绝。
薛勇祥还表示,鱼资源有明显增加的主要是上游地区,而佛山地处珠江下游,禁渔期间不会有鱼儿在此产卵、孵化,再加上屡禁不止的电鱼、炸鱼等违法行为,当然看不到鱼明显增加。
市场:
河鲜涨价 其余水产品“很淡定”
禁渔期开始了,高明、三水区打北江河鲜的酒楼食肆难免受到影响。记者了解到,接下来这两个月,一些沿江的河鲜店不得不改换菜式,或用水库鱼代替河鲜。一位负责人表示,河虾涨价明显,禁渔期里可卖近70元/斤,比现价高近20元/斤。不过,普通的农贸市场内的不少档主表示,市场上的水产品都是养殖的或是海鲜产品,极少有河鲜,因此价格并不会发生变化。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