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螃蟹爬上餐桌的日子近了。作为全国十大名蟹之一的“宝应湖大闸蟹”,近年来一直走俏扬城,颇受市民喜爱,今年宝应螃蟹产量如何?记者昨来到宝应,一探螃蟹养殖情况。
今年持续不退的高温天气,成了让养蟹人最头疼的事情。据宝应水产局统计,7月到8月中上旬,35℃以上高温天气达37天。广洋湖的养殖户向记者反映:“水都晒得烫手,一米深的蟹塘,只有靠近池底的三四十厘米水温是正常的。”宝应水产局测量数据显示,今夏池塘水温长期在30℃以上,最高竟达到38℃,而螃蟹的适宜水温在22℃—25℃,如此高的水温让螃蟹有点受不了。
在安宜镇的一个蟹塘边,宝应水产局工作人员拨开了一个小蟹的壳,指着里面说:“你看,这只螃蟹新壳已经长出来了,但是因为前段时间水温高,旧壳一直蜕不下来。螃蟹少蜕一次壳,等于少了一次生长机会,今年的螃蟹重量每只要减少0.5两左右,上市时间也要往后延长。”
此外,蟹塘的水藻也因高温大量死亡。看着眼前空荡荡的蟹塘,五十多岁的养殖户贾强富一脸严峻,近三十亩蟹塘的水藻在二十多天的高温天气里,被“烧”得干干净净,“今年气温太高了,水藻全死了,要不这水面上,一半都是水藻。”养蟹人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养好一塘蟹,先养一塘草。这些水藻学名“伊乐藻”,贾强富给记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好比给池塘做面膜,水里养分多了,还能净化池塘,改善池塘环境,螃蟹自然长得好。”不承想碰到今夏高温天气,水藻开始大面积死亡,蟹塘不仅没有了这层绿色“面膜”,沉在水底的死水藻也开始腐败,池塘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
宝应是全市养蟹第一县,境内有蟹塘26万多亩,年产螃蟹2.5万吨,这次高温天气给该县带来的损失并不算小。宝应水产局局长叶国平告诉记者:“今年螃蟹减产几成定局,估计全县今年可能少收五六千吨螃蟹,要损失三到五亿元。不过今年影响最大的是规格较小的螃蟹,大螃蟹所受影响并不大。”
产量减少了,今年螃蟹价格会不会涨呢?养殖螃蟹十几年的贾强富认为,“螃蟹初上市时,价格可能会涨一点,但是幅度并不会很大。”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