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2013年冬至前,气温骤降。高要市大兴罗非鱼专业合作社社长黎来基的心不禁吊了起来,罗非鱼喜热怕冷,不注意养殖细节,罗非鱼留在塘里往往凶多吉少。
一连几天,他起早摸黑,走村串户,观察每个鱼塘的情况,不厌其烦地为养殖户讲解鱼塘过冬要注意的细节。民间有“冬至大过年”的习俗,而他却全然忘了,哪天晚上他和养殖户在鱼塘上一直忙到深夜。
眼看2013年的年历就要翻到尽头,黎来基不禁在心中盘算了一下:目前合作社养殖总面积3000亩,按照目前的生产销售情况,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黎来基站在他的罗非鱼养殖基地上,指着一个足足有十亩面积,像大锅盖一样的大棚,自豪地告诉记者,别人的罗非鱼卖三元多,他的罗非鱼能卖到十五元一斤,秘密就在这个大棚上。罗非鱼只要进了他这个大棚,两三个月后拿出去卖,价格就可以翻上五倍。
让黎来基建起这个大棚,源于2008年的一场罕见的冻灾。当时,罗非鱼作为高要一个有代表性的水产品种,养殖户越来越多,养殖面积不断增加。黎来基自己也养了600亩的罗非鱼。哪年的冻灾对当地的罗非鱼产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所有的罗非鱼养殖户无一幸免,池塘里的鱼受损惨重。
这场冻灾,如一记重棰打在黎来基的头上。他清醒地意识到,没有科学技术作支撑,“望天打卦”的日子就无法过得安稳。
为了钻研让罗非鱼安然过冬的方法,他苦思幂想,四处请教。由于心中无数,他一开始遮遮掩掩,在池塘上盖起三个塑料大棚,不仅把重量超过三斤的鱼全部留在里面,还大量收购别人家同等规格的罗非鱼。一些养殖户对此感到莫名其妙。黎来基没有顾及人们的想法,全副身心投入到罗非鱼的养殖上。经过不断摸索,他尝到了甜头,不仅实现了让罗非鱼安然过冬,并且错季销售卖了个好价钱。
事情并非一帆风顺。2010年5月,黎来基把一千斤罗非鱼运到广州,设摊销售。然而,罗非鱼经过长途跋涉,几天之内就死了个精光。这次,黎来基的心再次沉到了谷底。
卖不完的鱼怎么办?黎来基再次向科技要力量。他经过钻研,发现留在网里面的鱼,眼睛是没有雾水的眼睛,鱼鳞也没有破。一个念头在脑海闪过:不如自己做一个网箱,专门把罗非鱼放在网箱里面吊水脱脂。
他马上在池塘里建起了十多个网箱,把温棚里养了三年的罗非鱼拿出来,放在网箱里再养。一连两个月,他天天守在网箱旁,像对待好朋友一样与罗非鱼“聊天、交流”。两个月来,他不投喂任何饲料,让他们在网箱里不停游动,从而耗尽体内脂肪,使腹部收缩、体色鲜白。
黎来基的网箱“吊养”技术,让他的罗非鱼显得与众不同,吃下去的口感没有腥味,特别嫩滑、鲜甜。更重要的是耐长途运输,很少出现死鱼现象。
“一枝独秀不是春。”黎来基成功的养殖技术吸引了许多水产养殖户前来学习取经。黎来基对此一律来者不拒,把自己掌握的技术解囊相授,帮忙他们一起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为了让更多的农户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黎来基以珠江水产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院校为依托,聘请专家为高级技术指导,与专家一起进村入户为养殖户讲解养殖技术。近年来,经他手把手传授技术的养殖户达136户。
村民张兰的丈夫是一名罗非鱼养殖户。一场冷空气,令她家三十多亩的鱼塘蒙受严重损失。而在冻灾发生前,张兰的丈夫刚刚去世。原本幸福的家庭雪上加霜,摇摇欲坠。就在张兰几乎绝望之际,黎来基来到她的鱼塘边。他真诚地说,大嫂,别担心,只要掌握了技术,鱼塘会恢复的,生活会好起来的。他不仅向张兰传授罗非鱼养殖技术,还赊出去十多万的饲料。为了帮助更多像张兰这样遭遇的养殖户,黎来基还拿出70万元无偿给农户买鱼苗。
科技兴渔,让黎来基创建的高要市大兴罗非鱼专业合作社成为具有“科技领先、设备先进、管理到位、信息畅通”等特点的罗非鱼产业发展平台,有效带动了高要各镇7000多养殖户发展罗非鱼养殖。高要罗非鱼的养殖规模、产量、产值均居肇庆市首位,排在全省前列,成为中国“罗非鱼之乡”。高要罗非鱼产品销售到美国、俄罗斯、墨西哥等地。
科技兴渔,让黎来基引领的高要罗非鱼养殖基地成科技富民的一面旗帜,基地先后被省、市有关部门授予农业部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与产品认证基地、广东省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广东省罗非鱼养殖出口基地、高要市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