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从5月1日12时起至9月16日12时止,福建省海域进入休渔期。十天过去了,不少读者有疑问,休渔了,海鲜价格会大幅上涨吗?休渔期该吃什么海鲜好呢?导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走访市场。
鱼类时价两年来最高
照往年的情况,休渔期的野生海鲜价格会上涨15%左右。经营海鲜销售的摊主陈女士介绍,不同地方不同渔船休渔的时间不一样,市场供应会少一些,但是不会出现没野生海鲜卖的现象。福建省海域休渔,可以从东海和南海调货,调节补上,海鲜涨价很大程度缘于物流费用,厦门市民不用担心没有野生海鲜吃。
以市斤为单位,昨天在厦门第八市场上,黄翅鱼从原来的26元涨至30元;小黄花鱼从原来的16元涨至18元,大黄花鱼从原来的25元涨至26元;一周前赤棕鱼只卖20元,现在要23元了;“五一”之前狗虾的价格是38元,现在却涨至45元;就连厦门人餐桌上最常见的巴浪鱼,也从6元涨到了7元。“这些海鲜的时价,都是近2年来最贵的。”多位摊主表示,最主要原因跟今年外海的捕捞产量减少有关。
贝类蟹类不涨反降价
和鱼类不同的是,贝类、蟹类海鲜的价格却纷纷下调。以市斤为单位,价格“缩水”最厉害的红蛏,从40元降到了10元;油蛤从15元降到10元;小文蛤从10元降到9元;红螺从25元降到20元;贵妃蚌从30元降到20元。老板称这些贝类因本月出口量下降,冲击内销市场导致降价。本季的膏蟹和乌贼多来自浙江海域,价格保持不变。膏蟹90元,菜蟹70元,冬蟹45元,母冬蟹68元,大乌贼18元-20元。
降价的还有广东海域的虾蛄,从原来的25元降到20元;“半养殖”状态的土龙,从150元降到120元。市场上现在有五成的鱼是冰冻和养殖的,这一部分海鲜价格不变,有的甚至降价。如丝丁鱼从15元降到13元,肉鱼从19元降到15元,冰冻的东星斑只要90元。
另一部分在休渔期降价的海鲜,要数深海中的“奢侈品”了:斑节虾从320元降到280元;东星斑从280元降到260元。老饕们可以考虑“抄底”尝鲜。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