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近期鲜鱼大量上市,有年轻市民在处理刀鱼时发现,表面有层银白色物质,怀疑是商户刷的银粉。对此,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本市每天有十几万斤刀鱼上市,量大、价低,小商户给刀鱼刷银粉不现实。大连水产研究所所长姜大为解释说,刀鱼表面本身就有一层银白色薄膜,是自我保护的特殊脂肪,富含丰富营养物质。
刷银粉?费时费力成本也不划算
“刀鱼表面的银粉是商家刷上去的,也就是暖气上面的涂料。”“清洗刀鱼的时候粘得满手都是银粉,银粉是不是刷上去的? ”近期鲜鱼大量上市,但有年轻市民在处理刀鱼时发现,和其他鱼不同,刀鱼表面那层银白色物质有些不寻常,便发微博求证。
记者昨日在海鲜市场看到,目前市面上的刀鱼,有的表皮鲜亮,有的表皮破损严重已经露出鱼肉,价格也从10元/斤-30元/斤不等。对于网友的疑问,常年经营鲜鱼生意的玉华市场海鲜摊主郝增在表示,如果人工对鲜鱼动手脚,那肯定是鲜鱼不新鲜了。但现在市场鲜鱼供应量充足、价格低,如果加银粉,比鲜鱼的成本还高,费力不讨好的事没有商家会愿意干。
为了打探刀鱼上市源头,记者找到了前盐水产品批发市场本市刀鱼总批发商张龙。张龙表示,目前大连市场的刀鱼全部靠南方外运,仅一车刀鱼就有上万斤的量,从晚上运抵市场,到次日凌晨发货,再到清晨出现在各市场摊位上,批销时间紧张,没时间也没工夫给这么多刀鱼刷银粉。“是否刷过银粉闻气味就能分辨:鲜鱼有腥鲜味,银粉有化学味。 ”张龙介绍。
银粉是天生的保护膜
那么,刀鱼身上的银白色物质是什么?大连水产研究所所长姜大为表示,刀鱼天生就带着一层银白色薄膜,是鱼鳞退化而成的。更专业的解释是,这层银白色薄膜是一层特殊的脂肪,被称为“银脂”。有研究表明,刀鱼是高脂肪鱼类,脂肪主要存在于其皮下和银脂中,其中银脂的脂肪含量占整条鱼所含脂肪的20%-25%,可以说是刀鱼主要营养物聚集区之一。另外,刀鱼是底层水生物,拥有这层银脂,就如获得了保护膜一样,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姜大为所长介绍,海捕刀鱼以拖网船为主,所以在捕捞时会对刀鱼表皮造成磨损,影响刀鱼外观。除了海钓能保证表皮鲜亮、完整外,一般的刀鱼表皮都会有不同程度破坏。
市面出售的多为南方刀鱼
谈起刀鱼,不少大连人都有“渤海刀”情结,但现在渔业资源枯竭,渤海刀比海参、鲍鱼还难得。今年开春,近海渔船出海,也很难打到渤海刀,市场上渤海刀价格也从往年100元/斤,涨到了每斤200元甚至300元。即使这样的高价,也经常断货。“目前,大连刀鱼都靠南方外运,今年统货(大鱼、小鱼在一起)刀鱼批发价11元/斤-12元/斤,比去年略高,但质量好于往年。”据张龙介绍,往常南方刀鱼鱼质较差,肉薄骨头大,但今春南方刀鱼肉质厚、口感嫩,和山东海域刀鱼有一拼,质量好,价格自然也随之上涨。
目前市场上,还有来自印尼等地的刀鱼,不过进口刀鱼都以冻品为主。张龙介绍,印尼刀鱼一般都是大作业捕捞船,捕捞后直接在船上加工、速冻。进口刀鱼个头偏大,骨头大且硬,眼睛发黄,口感偏硬,很容易同国产刀鱼区分开。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