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大关县渔业部门的帮助下,大关县吉利镇龙坪村的稻田养鱼得到了长足发展。近日,笔者就在龙坪村亲眼目睹了村民们在稻田里投放鱼苗的高兴劲儿,在每块稻田内还为鱼儿建起了新家。
位于吉利镇东南部的龙坪村,总面积17.5平方公里,全村辖19个村民小组705户2962人。这里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千余亩良田。龙坪村民小组有水田110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单田面积大,实施稻田养鱼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龙坪村历史上的养方鱼法,就是随便将鱼苗投放到稻田内,由其自行生长,当家里来了客人来的时候,吃起方便些,毫无经济价值可言。近些年来,在县渔业部门的引导下,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饲养,提高其经济价值。
有位养鱼四年的村民告诉笔者,他4年共养了2千2百多尾,一亩田养鱼可以增加800来元到1000元的收入,很是划算。
由于龙坪村生态好,水质好,基本不用饲料,又是在稻田内饲养,据说养出来的鱼肉质鲜美,当然在价钱上比其他用鱼池养出来的同类鱼种,价格也要高出许多。
龙坪村村民方显兵说:“这里水质好,没污染,产量高,不喂饲料,人们吃起放心。一个平方丈里面可以养4、5尾鱼,鱼的产量也比稻谷高得多,草鱼一般都是16元一斤,每年收入都在在两万元钱左右。
为了更好地将此项产业做大做强,实现规范化、规模化的饲养,村子里还专门成立了“龙坪鱼类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用合作社来带动村民们发展养鱼。
有了合作社存的在,固然是让村民们吃下了定心丸,养殖和销路都有了保障,比一家一户要独自卖好点。
因为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稻田养鱼近些年来在我县的发展并未全面铺开,但是在龙坪村却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鱼儿在水稻秧苗间欢乐嬉戏村子里随处可见。
大关县农业局渔业站站长罗国平介绍,龙坪村从2007年开始发展稻田养鱼,已经7年了,目前全县主要集中在吉利、天星、翠华这几个乡镇先起步。今年吉利和天星各实施100亩稻田养鱼示范样板,通过示范样板带动全县4100亩的大面稻田养鱼。
在示范样板的地方,记者见到田坎、鱼沟鱼凼等已硬化,一副鱼米共生的景象映入眼帘。既提高了稻谷的产量,也增加是鱼的数量。
在天星镇天堂坝,笔者见到连片的荷花与湖水相依,倒映出海子周边的美丽农家,村民们正在帮邓再春投放鱼苗。邓再春介绍,去年8月1号他投放了第一批鱼苗在荷塘里,现在大的应该是在两至三斤左右。现在又投了四万尾的鲤鱼和草鱼。看到鱼儿的长势和生态养鱼的广阔前景,邓再春也信心满怀。
我县是一个“地无三尺平”的典型山区县,村民们能走上养鱼致富这条路,也确实不易。但是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村民们的艰辛付出相信也一定会得到更大的收获,他们在靠鱼致富的这条路上,日子也将会越过越有余。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