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后员工聚集在一起讨论复产
罗非鱼苗行业的著名企业——海南吉富水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诺玛)停产,造成了不小的行业震动。9月12日,笔者联系公司负责人梁玉明,对方表示,这次停产是由总部高层直接下达的指令,自己没有参与,至于该决策原因和具体过程,并不清楚。
有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基地的工人已经停工,总部为什么会下这样的指令?海南公司还会不会复产?什么时候复产?如果不再复产该怎么办?身处海南的员工们一无所知。
吉诺玛停产的原因,传达给合作经销商的信息是需寻找新基地,但何时复产,却没有明确表示。停产本是企业自身行为,但由于挪威总部行动的突然和不谨慎,造成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经销商左右为难
据部分吉诺玛的经销商反映,此次的停产举措十分突然,他们现在也只是收到一份关于停产的通知,后续该怎么办,经销商们表示“很茫然”。目前是罗非鱼秋苗投放季节,按照惯例,很多经销商们都已支付订金,但现在没苗供应,是吉诺玛退钱?还是采取其它措施?但不管怎样,这些都需要双方共同协商,以目前挪威总部的状态,海南公司也无法采取任何行动,只能等待。
“我们是专销吉诺玛签鱼苗的,现在没苗了,又没有交代,这很不负责任。”一位经销商对记者说,现在很多养殖户都想买苗,货源突然中断,短时间内很难找到足量、而且保证质量的鱼苗,这令他很头疼。据了解,吉诺玛国内的一级经销商虽仅15位左右,但一级经销商发展的二级甚至三级代理商远不止此数。
据了解,今年以来,吉诺玛的生产情况并不理想,据相关人士透露,由于内部管理出了问题,导致鱼苗产量大幅度下降。而且在决定停产后不久,海南公司也把原来用于生产的亲鱼销往加工厂,短期内复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作为一家有着将近20年资历的跨国企业,挪威总部理应给经销商一个明确、合理的答复。
员工不知所措
“现在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找下家,但公司(吉诺玛)这边也没说结业,如果不找下家,现在又没班上,只能干等。”一位吉诺玛员工如是说。此外,由于部分员工担心停产期间工资不会继续发放,曾聚集到当地劳动部门反映情况。
从此次事件的过程来看,挪威总部的处置值得商榷,既没有对员工的安抚措施,也没有对后续处理方案的公布,如果说因为未来走向还存在不确定,而导致总部的决策无法出台,那么至少应该对员工做出解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人心惶惶。
最近,有传言说挪威总部有意出售整个罗非鱼板块,或者在中国寻求合作方。据行业中传来的消息,在海南公司停产以后,也有不少企业尝试购买吉诺玛的亲鱼,更有人说,由于缺乏监管,在亲鱼出售的过程中,鱼并没有被杀死,而是被大量流失到其它鱼苗场。种种这样的信息,无疑会加剧吉诺玛员工的人心动荡,对此现状,挪威总部负有一定的责任。
行业重大损失
“吉诺玛停产,肯定是行业的重大损失,不管是养殖户还是同行来说,都只有弊,没有利。”海南一位罗非鱼苗行业人士说。自从2001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吉诺玛凭借优质的亲本和鱼苗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罗非鱼的良种比例,带动了大量农户的罗非鱼养殖水平,并且快速占领市场份额,成为罗非鱼种苗行业的标杆性企业。在成就了一个优质品牌的同时,对于吉富品系的改良和推广,吉诺玛功不可没。
当前,中国罗非鱼苗市场还是处于较混乱的状态,来自各种“山寨”苗场的种苗占相当大的比例,甚至接近市场销量的50%。在这样的状态下,一个资历老、技术实力雄厚的品牌苗企停产,而且短期内无法恢复,必然给本就良莠不齐的行业增加了负面因素,从这个角度看,无论吉诺玛是否复产,受伤的远远不止自己。
编后:
吉诺玛2001年进入中国,期间也曾尽经坎坷,但屡屡化险为夷,并不断推动中国罗非鱼行业的发展。吉诺玛一度成为中国罗非鱼养殖户心目中值得信赖的一线品牌。但此次“停产风波”中,其单方面宣布决定,信息公布不及时,与客户、员工沟通不畅顺,都不是一家负责任的跨国企业应有的表现,其应对公共危机的流程和能力都让人深感失望。这不单单会损害吉诺玛10多年来在中国开创的品牌影响力,使无形资产流失,并且对中国员工、合作伙伴造成伤害,甚至会影响中国罗非鱼行业的发展。
提起中国罗非鱼产业,吉诺玛是无法略过的关键词。《农财宝典》2002年创刊,一直关注中国罗非鱼产业,一路见证吉诺玛公司的发展、壮大,经历风雨,迎接彩虹。欣赏其追求卓越的品质,钦佩其研发的能力和决心,在粗鄙的中国水产界颇有惺惺相惜的一份难得情感。但在这场备受业界关注的停产风波中,《农财宝典》作为一名老朋友在深感惋惜的同时,也必须激愤地对吉诺玛说:你要尽快给中国的合作伙伴乃至中国罗非鱼行业一个说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