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养殖新闻 > 淡水养殖 > 养殖综合 > 正文

罗非鱼价低位盘整,如果能10天不卖鱼,行情或逆转

发布时间:2015/4/16 9:27:09  来源:农财宝典  编辑:黄姗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核心提示:近期罗非鱼价格频频下调,甚至已经跌破4元大关,养殖户心理底线几近崩溃。到底是何原因导致如此局面?后期走势能否触底反弹?网友“小悦悦”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并呼吁,鱼价再降,养殖户坚持10天不卖鱼,行情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近期罗非鱼价格频频下调,甚至已经跌破4元大关,养殖户心理底线几近崩溃。到底是何原因导致如此局面?后期走势能否触底反弹?网友“小悦悦”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并呼吁,鱼价再降,养殖户坚持10天不卖鱼,行情或出现逆转。你愿意这么做吗?

      一、国际层面

      利空:

      1、国外订单寥寥,尤其是近期短单基本为0,这是造成现在罗非鱼价格窘状的最大侩子手。一边是养户认为,已经如此低价,跌无可跌;一边是加工厂抛出的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历史最低盘口。如此窘境,进退维谷。

      2、今年的印度洋因气候、水质、生长周期的原因,远洋捕捞兴旺,海鲜资源丰富,间接导致包括罗非鱼、对虾在内的人工养殖品种消费下滑,雪上加霜。斋戒消费疲软,国外批发商又因2014年存货太多(特别是500克以上大鱼)、存货占用,导致的资金紧缺,现在依然按兵而不动。

      3、国际市场严查药残。美国的磺胺检测,已经把中国的十几个加工厂拉入黑名单,打入冷宫,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企业,个别小厂干脆直接从年初到现在都不开工,还有部分知难而退,中途关门。支付几十万元的基本工资,尚还亏得起,但如果是贸然加工出几千万元的垃圾鱼,卖不出去,无疑马上宣布破产。

      然而,照国内现有养户群体、养户观念、养殖方法、养殖协同,不可能在短期之内完全杜绝此类药残,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谈判、斡旋,那么罗非鱼或将大踏步退出市场。药残问题将是未来三年,长期制约我国罗非鱼发展的最大障碍。除美国之外,现在欧盟也紧随其后,开始检测磺胺。

      4、其他国家的养殖量增大。本来非洲是未来中国罗非鱼外销增量的一大看点,但自从开始自己养殖之后,为了保护本国养殖户利益,加纳甚至禁止进口罗非鱼。拉丁美洲罗非鱼养殖量继续迅猛增长,巴西在经历去年的旱灾减产后,有望触底反弹。

      5、中国罗非鱼养殖量占到世界的30%,出口量在美国市场占比40%左右,远远超越排名第二的印尼以及泰国、越南。但是因为国际关系、质量等原因,终端零售价却很低。罗非鱼出口实际上在2014年已经显露疲态,我们的出口额增加4.6%,但出口量却首次减少0.2%,而印尼、越南增长迅猛,低价还滞销,业内呼吁产业整合、升级、洗牌。今天的惨痛教训,能否换来日后的破茧成蝶、凤凰涅槃?

      6、往往做中国生意的国际贸易行家,都有华人血统或背景。他们比中国人还了解中国事;比中国养殖户更了解养殖成本、病害;比中国加工厂更了解罗非鱼存塘量。所以,罗非鱼价格一天不企稳,他们就一天不会给订单。这是国际贸易商、中国加工厂、养殖户三方博弈的过程。贸易商不可能持续长期不给订单、养殖户不可能一直养下去,就看谁顶得住。此时就似拔河,绳暴拽而将断,犹匍匐而不回。我不卖,你不买,价格就稳住。卖的先松口就降价,买的先松口就涨价。

      利好:

      1、订单可能随时到来。国外订单一般在原料鱼价格急剧下跌的时候很少。但一旦鱼价企稳,订单很可能就来了。这种订单一来,促成价格反弹3-5毛是可期的。

      2、罗非鱼产业每年近两百亿的庞大产值,现在整个产业已经走在崩溃的边缘,政府不会熟视无睹。出口扶持政策也好,欧美斡旋也好,想必会有所动作。

      3、美国准备换届,民意会迫使新一届总统改善中美关系,受反倾销、药残等贸易制裁影响最深的水产品出口,极有可能会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二、国内加工厂

      利空:

      1、就国内而言,现在最大的利空就是,罗非鱼加工厂的出货基本停滞,而总体库容已达到70%以上,再继续只进不出,就将停业休息,这是加工厂完全无法接受的结果。如果是为了完成订单做到满负荷生产、饱和库存还可以理解,但如果是因为低鱼价屯鱼,而毫无保留地占完库存、资金和产能,风险太大,收益也没有一般人想象得那么大,不值!

      所以就出现了一种怪象:加工厂根本就不想收鱼,所以拼命降价,而养殖户又拼命出鱼,加工厂收不过来,继续一降再降。谁知降到多少,都有不怕死的、不怕割肉的养殖户。加工厂要么停工,要么就满负荷。实际上,现在的价格别说养殖户想不到,就连加工厂也想不到。

      前段时间,海南养殖户围攻翔泰,认为加工厂黑心、恶意压价,不顾养户死活,在笔者看来,这是很大的误解,甚至可以用无理取闹来形容。现在的价格,养殖户是最大的直接受害者,而加工厂其实也是间接的受害者之一。因为,到年底,加工厂将无鱼可收。罗非鱼的定价权在国际贸易商手中,加工厂最多只能在别人给的保本价之上,自主小幅波动一点而已。加工厂最希望看到的是价格的长期平稳和健康,而不是巨幅波动。因为,价格超低,加工厂生产不过来;价格超高,加工厂没鱼开工。

      2、因磺胺事件拉入黑名单的10几家加工厂,已基本停止加工罗非鱼。因为黑名单企业所有水产品都免检,逢柜必退,等于销售的资格都没了。

      3、大部分加工厂之前加工的罗非鱼,都不是因为接了订单而加工的。而是因为,原料鱼价低,进而先加工后求订单,产生的存货,需要逐步消化。

      4、大部分加工厂处于已经停工和准备停工阶段,后面的鱼谁来收,谁来加工,这是后市价格反弹幅度极其有限的原因。

      5、国外给中国大陆的订单只有一个统一价,现在给出1.7美元/磅的价格。刚好合适海南的原料鱼价,平本,其他地区做都是亏本。

      利好:

      1、加工厂开工后,需要摊销人工成本。哪怕平本甚至亏点小本,都是乐于多加工一点点的。如果不是遇到像这次磺胺事件产生的重大滞销影响,是不会有鱼不收,随便停下来的。

      2、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增加投资,把长期依靠外需来拉动经济的模式,变成依靠内需来拉动经济,将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跟着政策走,重心转向内销,内销拉动鱼价上涨。

      三、养殖户

      利空:

      1、过冬鱼还有两层左右成鱼未上市,尤其是大鱼、超大鱼多,后市不容乐观,只要养户急于卖鱼清塘,价格再跌两毛也正常。

      2、气温开始上升,成鱼不抓,病害风险很大。

      3、过冬鱼不抓,影响第二个养殖周期。尤其像广西、珠三角等地,一般都需要在12月降温之前上市,时不我待。

      利好:

      1、从上表可以看出,粤西距离2009年历史最低价的3.2元/斤的统级塘头价,还多0.3元/斤,但如果考虑饲料、人工、塘租、水电、流通成本的上升,以及通货膨胀,实际上今天的报价已经跌破并成为实质性的历史最低价。当然,如果跟历史同期的4月份比较,那就不是简单的击穿,而是破位下行。但是,毫无疑问,历史大底终究会为罗非鱼价筑起最强硬的支撑。

      2、以粤西为例,全投料精养罗非鱼的饲料成本大概在3.2元/斤,加上苗和其他辅助成本,总的养殖盈亏平衡点大概在3.8元/斤。也就是说,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卖鱼,一斤鱼亏损0.3元/斤。对于大多数养殖来说,鱼价的可接受底限应该是500—800克4元/斤。在这个价位上短暂停留,问题不大。一旦突破下行,就会造成养殖户的恐慌性抛售,恐惧性的拒投料、拒放苗。后续上市量和上市速度大幅减少。

      3、罗非鱼饲料原料已接近近几年的历史最低价,养殖旺季马上到来,随时反弹,下一茬鱼饲料成本会上升,推高鱼价。

      4、内销市场逐步发展。随着冷链物流、活鲜物流、互联网的发展,包括罗非鱼在内的所有原地域性优品,内销增速都会持续提升,并像对虾一样,拉动鱼价长期高位。从以往价格看,2斤以上超大罗非鱼可作为高档消费品内销,实在不行,就做好今年不再投新苗的准备,以养2斤以上大规格鱼为目标。

      5、乐观预计,今年第二茬罗非鱼的养殖量,会比去年同期减少40%左右。

      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所有的罗非鱼价格利空都是刚性的、绝对的、眼前的;而利好更多还具有不确定性,是相对现时价格、未来产量的,且是滞后的、未来的。所以,长远来讲,罗非鱼产业必须痛定思痛,彻底来一场全员革命、自律,上下游产业链共同打造一条真正安全、健康、可追溯的罗非鱼。逐步从数量规模的盲目追求往高质量、差异化转变,托起中国罗非鱼的大品牌,才是正道,才能根本上扭转罗非鱼价格的所有利空。锅里有了,碗里也不会少。

      长期的罗非鱼价格波动,是受生产和消费的供求大平衡影响。而短期的价格,主要是受当日鱼市场,上市计划和加工厂产能、生产计划供求关系影响。养殖户--加工厂、加工厂--国外批发商、批发商--零售商、零售商--消费者,是一连串的博弈关系,现在处于 养殖户--加工厂、加工厂--国外批发商 博弈的关键节点。冻厂没订单,将就收一下,但又占库容、占资金,收鱼意愿越来越弱。而鱼价低,养户卖鱼意愿也一样越来越弱。但随着价格逐渐探底,库存越来越少,国外批发商的下单意愿会越来越强。

      但,罗非鱼再降,将是一盘所有中国罗非鱼产业参与者皆大痛苦的棋。苗企、料企、药企、养户、收购商、加工厂,全盘皆输,所以,还是倾向于呼吁,养户马上坚决停止卖鱼10天,要么加工厂被迫提价,要么国外订单飞来,加工厂主动提价,但成本最终都会转嫁给国外消费者。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养殖户对这批过冬鱼的价格升幅期望值不要太高,笔者认为有0.5元已经很理想了。当然,如果养殖户继续砸盘卖鱼,再降多0.2元左右也正常。

编辑:黄姗 访问人次:2932 关键字:罗非鱼,养殖,价格,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养殖综合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