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10时整,在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满载着18吨各类海洋经济贝类的4艘放流船只,沿着港口外围水域一路投放,连云港港区首次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行动正式启动,这也是我市相关企业首次主动参与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当前,我市正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临港经济,在不断向海洋索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对海洋环境的保护。为了增殖连云港近海渔业生态资源,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减少港口工程建设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市海洋与渔业局与其直属的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所应邀承担了连云港港口集团“59﹟泊位海洋生态放流”任务。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对放流贝类的种类、规格和比例进行了调查,精心挑选了杂色蛤、青蛤、毛蚶等3种海洋经济贝类18吨,在港口外围指定辖区内进行投放,并且在放流前对放流水域的水质进行了严格监测,确认已达到放流贝类的标准。
开展海洋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对由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大面积围填海、海岸工程建设及滥捕等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破坏具有重要的修复作用。据悉,我市已连续多年在海州湾实施水产苗种增殖放流。此次连云港港口集团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成功实施,开创了企业主动参与增殖放流的先例,标志着我市涉海企业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步增强,海洋开发利用步入良性循环。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加工贸易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