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年相比,2016年的冬棚虾成功率明显下降,其中福建对虾主产区漳浦的成功率在3成左右,而珠三角、粤西由于1月份百年难遇的寒潮,3月份的气温的回升太快,导致对虾养殖成功率更低。近期由于气候反复,病害时有发生,现将目前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控方法介绍如下:
1、肝胰脏萎缩病
病因分析:
温度回升之后,投喂量提速过快,超过了对虾肝胰腺承受能力,从而导致肝胰腺病变;由于气候不稳定,虾塘水体反复出现转水的情况,导致对虾中毒,从而导致肝胰腺病变。
预防:
气温回升之后,适当控料,加料不宜过快、过猛,同时采用“神爽益香露”拌料投喂,促进对虾消化吸收;稳定水质,尽量减少转水的次数,定期使用有益菌(如神爽光合素、神爽EM10等)和底质改良剂(如爽底、神爽底改王等),避免倒水的情况的发生;日常管理中,消毒后及时解毒和肥水补菌。
解决方案:
减料50%,甚至停料;泼洒维生素C (如“应激灵”)+葡萄糖;加大增氧;下午泼洒金碘消毒;内服肝胆利康散、渔诺玢等,连用3天,3天后加倍量拌喂乳酸菌(如“神爽益香露”)。
2、软壳偷死症(空壳虾)
病因分析:
今年冬棚虾出现这种情况特别多,几乎超过70%的虾都有这种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可能是肠胞虫感染,通过检测,这种症状的虾感染肠胞虫的几乎都感染了肠胞虫;第二,可能是饲料营养不均衡造成的,笔者曾见过换一种饲料,这种情况就消失的案例;第三,有可能是水体PH值长期偏低造成的,由于PH值长期偏低导致对虾蜕壳不顺,导致软壳等。
解决方案:
投喂优质饲料,提高对虾的健康程度;保证塘水1.2-1.5m,多施石灰,将稳定pH值在8.0左右(早上),勤解毒、改底、施肥和补菌,控制塘水透明度在40cm左右,雨后少量多次施放石灰、巨能钙,保持水总碱度在80ppm以上,多开氧机。
3、甲壳溃疡
原因:
池底恶化,水质不良,导致亚硝酸盐升高,腐蚀甲壳,同时细菌(主要是几丁质菌)大量繁殖附着在甲壳上引起,这是一种三、四月份常见的病害。
症状:
甲壳出现黑褐色溃疡,溃疡的中部凹陷,边缘呈白色,有时触须、尾扇、附肢也有褐斑或断裂,鳃丝变黑。
解决方案:
(1)、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3ppm或聚维酮碘(如“金碘”)溶液500mL/亩·米;同时使用鱼宝康拌料投喂,外泼巨能钙,神爽爽水宝。
(2)、加强水质管理,用过硫酸氢钾(如“爽底”)1亩/瓶,结合芽孢杆菌产品(如“神爽底改王”和“神爽爽水宝”)1亩/包。
4、对虾纤毛虫
上图:钟虫
下图:聚缩虫
症状:
在养成阶段的固着纤毛虫主要有聚缩虫、钟虫,此病在有机质多的水中极易发生,当固着纤毛虫少量附生于虾体时,对虾的鳃、体表、附肢等外观呈黑色,体表呈灰黑色如绒毛状,病虾在早晨浮于水面,反应迟钝,不摄食,不蜕壳,生长受阻。纤毛虫病主要危害对虾的呼吸系统,在低溶氧的情况下更容易大批死亡。
纤毛虫感染严重的虾多表现为黑腮、黄腮、附肢发黄,严重时候出现烂腮,感染严重全塘对虾出现大头虾、瘦肉虾、棉花虾等,早上和傍晚游塘较多。
黄鳃是典型的细菌性感染,更为严重的会感染上纤毛虫,如果不加以治疗,逐渐的会变成黑腮和烂腮,病情将很难控制。对虾发病时,常伴有空肠空胃和肝胰脏病变的情况,也会出现红体,直至肝胰腺萎缩模糊,最终不治。
病因:
主要是环境和水源污染严重,长久之后造成池底污染严重,容易缺氧,今年三月份漳浦、中山的很多虾塘都出现了这种情况,情况比往年都要严重,而且爆发时间也比往年早。
预防:
从底部改起,加强底改和消毒,同时拌料内服。使用过硫酸氢钾(如“爽底”)和聚维酮碘(如“金典”)进行改底和消毒,内服肝胆利康散,抑制细菌繁殖,提高对虾体质,减少应激的发生。
解决方案:
(1)、纤毛虫前期治疗,可投放增氧型底改(如爽底+氧乐多)改良底部环境,破坏纤毛虫滋生的环境。
(2)、纤毛虫中期治疗,外泼杀虫剂(卫捷)+强氯精进行彻底消毒(用量要慎重,减量使用),同时辅以内服离子钙促进蜕壳,在杀虫的同时注意增氧和解毒以及底改,优化底部养殖环境才能更好的避免纤毛虫的滋生。
(3)、纤毛虫后期,出现部分偷死,一般伴有并发性细菌偷死症。建议养殖户以外泼维生素C(如“应激高稳C”)和内服“离子对钙”为主,待病情稳定后,辅以杀虫和消毒药物,进行彻底的治疗纤毛虫疾病。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