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第八届对虾产业发展研讨会:危局面前,大牌专家告诉你如何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6/4/26 8:40:05  来源:中国水产  编辑:黄姗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核心提示:对虾是我国较早进行大规模养殖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对虾产业在我国水产养殖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对虾产业经历了高速增长期、出口依赖期、内销转型期。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对虾是我国较早进行大规模养殖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对虾产业在我国水产养殖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对虾产业经历了高速增长期、出口依赖期、内销转型期。如今,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低迷,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三期叠加”,对虾产业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产业发展进入变革期。

 

  在此背景下,4月19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在杭州市召开了“第八届中国对虾产业发展研讨会”,探讨对虾产业后市发展对策。大会以“对虾产业转型升级,有效应对产业危局”为主题,来自养殖、加工、流通等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的专家围绕我国对虾产业处境和转型方式、国内外市场变化、养殖模式转型、内销市场拓展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引导对虾产业健康有续发展。

 

  研讨会分为两部分,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业务专家袁征等探讨了我国对虾产业发展走势,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张海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李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曹煜成、张家松,河北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李卫东,海南省昌江南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义军就我国对虾养殖模式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交流。

 

  何建国:中国对虾养殖年产量为120——130万吨比较合适

 

 

  研讨会上,中山大学教授、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分享了他对我国对虾养殖业的思考。何建国介绍说,对虾是全球性消费品种,也是国际上水产交易最活跃的品种,年交易量超过250万吨。中国、越南、厄瓜多尔和印度是养殖对虾主要生产国,产量分别为120万吨、50万吨、50万吨、40万吨。对虾主要消费国和地区分别为中国160万吨,美国50万吨,欧盟40万吨,日韩25万吨,俄罗斯15万吨。

 

  我国既是对虾养殖大国,也是对虾消费大国、进口大国,其中最重要的是养殖大国。当前,中国对虾消费市场逐渐增加,美国市场呈现饱和状态,欧盟以及其他主要进口国市场逐渐下降。国际市场的增加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对虾养殖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进入新常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到底应该养殖多少对虾比较合适?根据2015年的生产、消费情况,何建国认为,中国对虾养殖到120—130万吨比较合适。

 

  “养不出虾的问题出在哪里?”何建国认为主要原因有4个:品种、种苗、白斑综合症(WSS)、肝胰腺坏死症(HPNS)。其中对虾白斑综合征和肝胰腺坏死症是制约全球对虾养殖产业发展的最主要障碍。何建国带领的技术团队根据WSS流行病学防控的两个关键控制点:(1)调控环境阻止病毒潜伏感染转为急性感染和,(2)消除健康对虾摄食死亡对虾的生态位,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提出了对虾白斑综合症环境调控防控理论与技术。运用白斑综合症环境调控防控技术,在高位池对虾养殖模式中,凡纳滨对虾每造平均单产达9吨/公顷,最高达75吨/公顷;斑节对虾每造平均单产达6吨/公顷,最高达10.7吨/公顷;在地膜对虾养殖模式中,凡纳滨对虾每造平均单产达8吨/公顷,最高达30吨/公顷;斑节对虾每造平均单产达6吨/公顷,最高达10吨/公顷。

 

  对虾池塘藻类、条件致病菌和氨氮胁迫之间发生了三个“级联效应”,一个“容量效应”。何建国认为,虾肝胰腺坏死症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天气变化破坏养殖生态系统,氨氮和条件致病菌联合胁迫;根本原因在于养殖生态系统紊乱,生态系统抗应激能力弱,不能有效控制条件致病菌和有毒藻类的发生;单位时间内养殖量超过了环境容纳量,有毒理化因子不能被消除。解决当前的病害肆虐问题,何建国建议,需要分以下几步:抵抗气候变化——工厂化或工程化;消减富营养化;研发环境调控产品和技术,建立使用标准;培育抗逆品种;加强种苗管理。

 

  崔和:对虾出口和产业竞争力下降的趋势不可逆转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做了《市场驱动对虾产业变革》的报告,介绍了2015年全球对虾市场运行情况,对我国对虾供给侧和产业变化进行了分析。2015年,全球对虾产业总体平稳,各国表现不一,一些国家崛起,一些国家深受病害困扰。从对虾生产来看,主要对虾生产国生产的对虾约380万吨,其中,中国130万吨,以你45万吨,印度40万吨,越南35万吨,泰国30万吨,厄瓜多尔30万吨,墨西哥12万吨,孟加拉10万吨,其他国家50万吨。

 

  从对虾贸易来看,2015年主要进口国中,美国进口量继续增加,创历史最高记录;中国进口量减少,进口排名第二位;欧盟、日本以及新兴市场表现滑落。印度、印尼、厄瓜多尔、越南、泰国、中国等国为主要出口国。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全球的对虾价格低位运行,生产国的效益并不好。美国、中国的大量采购支撑了产业。

 

  2015年,我国虾出口额大幅下降,与2014相比,下降了26%。出口额和2010年的水平相当,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汇率变化,低于10年前水平。崔和指出,受成本要素增加(劳动力、生产资料)以及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影响,我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明显下降,这一趋势不可逆转,对虾出口下滑的趋势,还会延续。现在,我国水产品出口面临新的挑战:竞争优势变弱;效益下降显现;进口冲击加重。

 

  在对虾供给侧问题方面,崔和指出,对虾出口、进口双向贸易五年内继续并存;对虾出口下降的趋势不可逆转;对虾产业竞争力下降的趋势不可逆转;对虾产量增加困难重重;对虾进口贸易在波动中增长;对虾消费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很多。近几年我国对虾消费呈缓慢增长态势,消费量与产量之间约有30多万吨的缺口。为达到供给侧平衡,首先各级政府要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要解决顾此失彼问题,将项目和资金投放重点在生产和技术领域转向重视市场和信息,再次要发挥好行业组织的功能。

 

  针对大家比较关心的产业发展趋势问题,崔和还给出了9个变化趋势:(1)鲜活国产对虾以内销为主,内销市场进入新常态;(2)区域市场对虾有效供应,保障供应的及时性;(3)国产对虾成本和价格处于上升通道,企业化的经营管理程度提高,一家一户的小本经营慢慢退出;(4)优胜劣汰大幕开启,一部分出口、加工的小企业出局;(5)国际贸易壁垒出现新动态,可追溯、建立高危品种监管是手段;(6)生产成本持续增加,产业整体向外发展的驱动力正在形成,实施走出去战略;(7)对虾进口的动力强于出口;(8)品种多元化战略;(9)对虾产业面临挑战:进口贸易的便利化、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标准和认证对内销的对虾产品快速跟进。

 

  网络交易繁荣迫切需要电商标准

 

  在天猫&淘宝销售的虾产品种类多样,包括冻虾、活虾、虾仁、虾皮以及虾类制品等。根据粗略抽取数据计算,天猫&淘宝虾产品年销量6亿元。

 

 

  天猫生鲜小二嫱儿介绍说,根据天猫&淘宝虾产品消费者反馈的问题,其中53.09%是商品质量问题,30.93%是收到商品与描述不符问题。现在,生鲜电商已经到了2.0时代。与1.0时代相比,在2.0时代,要解决产品的确定性、物流的确定性。

 

  今年3月3日,包括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在内的几家涉及生鲜产品的协会、天猫生鲜、第三方检测机构及领军企业代表组成的中国首个生鲜行业标准联盟成立,选取对虾、海参、三文鱼等平台上交易量大、消费者需求高的产品,制定水产电子商务交易标准。

 

 

  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业务专家达德介绍说,电商标准有别于传统的线下标准:一是交易标准关键是确定分等分级的具体指标;二是交易标准聚焦消费者需求;三是电商标准看重标准的实用性,效率为王,快速落地,快速更新。

 

  分等分级是电商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从满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目标出发,逐渐过渡到实现产品质量化,优质优价,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分等分级的前提是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基本的要求,更多考虑的是量化指标。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质量管理部王晶介绍了对虾交易标准中分等分级的概念。对虾分等引入了对虾资源概况、生产环境及养殖方式作为粉等指标,生态养殖模式为A等,版生态养殖模式为B等,非生态养殖模式(高密度精养)为C等;分级是基于消费者认为重要且易于识别的产品特性,参考对虾产品国际及国内标准分级方法,按照产品的规格、感官评价、冷冻条件等条件权重分析,创建完善的分级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根据生鲜行业标准联盟工作时间表,今年4月份将启动对虾(南美白对虾)和小龙虾的电商标准,5月份将启动海参电商标准,6月份将启动三文鱼电商标准,8月份将启动大闸蟹电商标准的制定工作。

 

 

  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张海涛作《对虾饲料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对虾饲料关注热点展望》主题报告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李健作《虾蟹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体系》主题报告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曹煜成作《华南对虾养殖池塘环境改良与调控策略》主题报告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家松作《对虾工厂化养殖系统构建》主题报告

 

 

  河北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李卫东作《河北对虾产业现状与趋势探讨》主题报告

 

 

  海南省昌江南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义军作《南方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养殖模式转型经验》主题报告

 

编辑:黄姗 访问人次:4773 关键字:对虾,产业,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综合新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