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水产人物 > 正文

“海龙王”徐筱初:从事养殖64年,如今三代接力

发布时间:2016/11/21 11:13:06  来源:台州日报  编辑:黄姗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核心提示:11月12日中午,细雨,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记者来到温岭城南殿嘴头塘徐筱初的养殖场。养殖场分散着三口虾塘,数只竹筏浮在水面。其中一口塘面积较大,占地8.2亩,养有缢蛏、虾、青蛤、泥蚶和青蟹。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海龙王”徐筱初撑着一只竹筏,在虾塘里干活。

徐家父子创办的水产开发养殖基地。

 

  养殖64年

 

  11月12日中午,细雨,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记者来到温岭城南殿嘴头塘徐筱初的养殖场。

 

  养殖场分散着三口虾塘,数只竹筏浮在水面。其中一口塘面积较大,占地8.2亩,养有缢蛏、虾、青蛤、泥蚶和青蟹。另外两口塘,起着水产育苗配套和养殖的作用。

 

  在较大的那口塘上面,建有两间小矮屋,摆设十分简陋。徐筱初依水而居,一年里将近半年,独自一人住在小矮屋中。

 

  此时,他正坐在水岸边,忙着整理地笼。地笼材质为塑料纤维,两侧有很多入口,内部构造比较复杂,鱼虾进去后就很难出来。它有许多个节,相互连通。因为作业时沉入泥底,故而取名“地笼”。

 

  徐筱初耐心等待黄昏的到来。时间一到,他将整理好的四只地笼,全部放入水中,用来捕虾。

 

  “只要半小时,躲在泥中的虾就会游进地笼。最多时,我一次捉了109斤,完全不愁卖,夜里小贩会上门收购。”徐筱初乐呵呵地说。

 

  今年77岁的徐筱初,自13岁开始在海里养缢蛏,至今已有64年。

 

  少年时,他在温岭黄湾养殖,但凡遇到难题,就向村邻长者请教。

 

  那时候,温岭缢蛏产量大于当地市场需求,遇上销路不好的年头,渔民们就得去外地售卖。他们把缢蛏凑到同一条船上,总量大约4吨,从黄湾港出发,到温州码头停泊。卸货后,他们挑着去菜场卖。缢蛏在温岭当地卖2角/公斤,到温州后能卖4角/公斤。

 

  之后,除了养殖缢蛏,徐筱初开始着手泥蚶、青蟹和虾等混养,规模越办越大。风里来浪里去,入行久了,徐筱初渐渐成了行家里手,被渔民称为“海龙王”。

 

  别看徐筱初大字不识几个,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他掌握了“青蟹抱卵技术”。该技术属国内领先,在当地被人们广为传颂。

 

  三代接力

 

  在养殖场附近的国家级青蟹苗种场生产车间内,徐筱初的儿子徐礼明,用塑料杯不时舀起缢蛏苗观察。

 

  “今年苗种质量很好,出苗率也较高,但还是供不应求。现在培育最后一批缢蛏苗,快好了,可满足养殖户对苗种的不同需求。”徐礼明兴奋地说。

 

  徐礼明和妻子倪海萍接力父亲育苗,至今20年。

 

  徐礼明15岁时,曾随父亲学养缢蛏。从黄湾家里到海边的养殖场,有4公里路程。有时,他一天要往返好几趟,两只脚走得红肿,连鞋都穿不进去,只能趿着拖鞋走。

 

  寒冬腊月,海风凛冽,在滩涂上作业非常辛苦。徐礼明在泥涂里采捕缢蛏,还要万分小心,否则,锋利的蛏壳会刺破他的手,鲜血直流。采捕结束,挑着两大竹篮沉甸甸的缢蛏,在没过膝盖的淤泥里行进,也是非常吃力的活。

 

  1996年,在北京经商的徐礼明返乡了。他与父亲在国内率先展开锯缘青蟹全人工苗种培育,并创办了龙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他们加大科技投入,扩大育苗设备,一跃成为温岭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育苗厂家。

 

  徐礼明的儿子,今年21岁的徐成浩,也加入了这支队伍。

 

  “1996年第一年育苗,因为受技术限制,我们只培育成功20多斤泥蚶苗。但是,有人愿出86万元的高价收购。当时,我们把赚到的钱分了一半给宁波的技术人员。同年,我和妻子去宁波大学水产系进修。回厂后,泥蚶苗、青蛤苗、缢蛏苗、文蛤苗和杂色蛤苗,我们都学着育。我们培养的苗种,除销售台州本地市场外,还销往温州等地。皱肋文蛤苗种还曾经卖到越南。平时,我们会剩下一小部分苗种,投放在自家养殖塘,收获后一年四季都可以卖。”徐礼明说。

 

  水产育苗是辛苦活,也存在较大的风险。一次,他们因投饵过多,导致养殖池水质恶化,大部分苗种浮在水面。当夜,徐礼明一家人及员工,团团围在水池旁,忙得不可开交。

 

  为了减轻损失,他们把水池内受污染的水全部更换。从夜里10点直到次日天光穿透苗种场的窗,他们才干完所有的活,安心回家腄觉。

 

  那一次水质恶化,徐礼明直接经济损失10多万元。

 

  徐礼明说,水产养殖和育苗都是技术活,技术改进没有终点,他们会继续研究更加科学、环保、高效的养殖模式。

 

编辑:黄姗 访问人次:8209 关键字:水产,养殖,缢蛏,青蟹,育苗,徐筱初,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水产人物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