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渔期,浙江人的“菜篮子”里首度出现了人工养殖的鲜活小黄鱼。记者7月16日获悉,省农科院、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有关专家和象山县科技与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及相关企业合作,取得小黄鱼全人工养殖技术重要突破。2019年育苗量达100万尾,今年育苗量超过200万尾,网箱养殖达150万尾,投放市场近8万尾。
省农科院小黄鱼科研团队负责人楼宝研究员说,科研人员历时7年,成体系地突破了小黄鱼人工繁育技术、养殖技术、病害防治技术等,为小黄鱼养殖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在繁育上,生殖调控技术和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不断取得进展,小黄鱼种苗数量逐代增加。科研人员深入掌握小黄鱼养殖生物学特性,提高网箱养殖效率,构建疾病预警体系,研发病害防治相关产品,小黄鱼种苗成活率不断提高,目前达到30%以上。通过小黄鱼遗传改良,科研人员正在培育生长快、抗逆性强、全雌化等适宜人工养殖的小黄鱼新品种。
小黄鱼是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专家介绍,小黄鱼人工养殖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小黄鱼耐低温性能优于大黄鱼,可在浙江海水网箱直接越冬养殖,适宜养殖区域范围广,推广潜力大。小黄鱼养殖周期短,当年能上市,养殖风险低,特别是在每年5月到8月休渔期可向市场提供鲜活的养殖小黄鱼,丰富市民“菜篮子”。
据了解,小黄鱼人工养殖技术的突破,有赖楼宝研究团队和合作者一系列基础性创新成果。他们在全球首次完成了小黄鱼全基因组测序和精细图谱绘制,为建立小黄鱼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和培育高产抗病优质良种提供了基因资源和技术手段;筛选出多个可能与小黄鱼体长、重量等生长性状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为进一步挖掘小黄鱼生长相关的功能基因、阐明其生物学功能以及深入解析生长调控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首次发现了小黄鱼独有的兼性性腺发育过程,这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的进化策略,也有助于小黄鱼性控育种。
目前,小黄鱼科研团队已申请涉及小黄鱼精子冷冻、人工催产、人工养殖等方面的发明专利17件,其中授权10件,包括国际专利两件。下一步,科研团队将继续深入开展小黄鱼全基因组解析、分子育种技术研究和鱼类性别演化分子机制研究等全新的科研探索,同时加大养殖技术推广力度,加快推动小黄鱼养殖产业化。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