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力
为大黄鱼装上“湛江芯”
进入湛江东海岛,沿途是大大小小的虾苗场和种苗基地,南方基地就建在这里。一年来,湛江牢记总书记嘱托,整合科研机构、企业、高校等多方力量,在海水养殖方面取得较大进步,硇洲族大黄鱼人工繁育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接下来,湛江湾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将加快海水鱼选养技术攻关,统筹推进种质收集保育工作,全力攻克本土土著鱼种野生种质的驯化难题,加快为硇洲族大黄鱼装上“湛江芯”。
驯化保育
运用压强“好办法”
作为广东本土鱼种,硇洲族大黄鱼和其他海区的大黄鱼不同,常栖息于水深60米左右的中下层,夏季会游到深水区域,躲避广东高温季节。从深海处捕捞上岸,硇洲族大黄鱼容易因失压而吐鳔,直至死亡。这也是硇洲族大黄鱼驯化难的原因。
对此,科研人员想到了一个好方法。“我们借鉴潜水员减压病的形成原因,开发了高压氧舱的装置。”张博介绍,先把野生的硇洲族大黄鱼放入高压氧舱,给它快速加压,再通过自然缓释的方式降到常压下,大黄鱼便能更好地适应常压环境。
硇洲族大黄鱼野捕驯化工作有了新进展,室内养殖也有了阶段性突破。寄生虫是室内养殖大黄鱼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南方基地水产种苗与养殖研究所高级研发工程师潘荣华介绍,南方基地采用了微藻技术,匹配合适的管理措施,大大提高了大黄鱼的成活率和品质。目前基地已完成系列筛选实验,研究特效药物解决寄生虫问题。“经过我们的努力,大黄鱼的室内养殖所遇到的问题都解决了。”潘荣华说。
创新引领
启动海洋产业“新引擎”
一年来,湛江硇洲族大黄鱼的种质开发和人工驯养驯化取得了较大进展。“研究一个品种,形成一个产业带,带动一方百姓发家致富。这也是我们基地的定位。”潘荣华说道。
目前,湛江深远海养殖最多的品种是金鲳、真鲷、军曹、石斑鱼等传统品种。硇洲族大黄鱼如果能实现规模化繁育,有望成为湛江海水养殖和海洋牧场建设的又一潜力品种。“新质生产力对一名基层科研人员来讲,是他在开发新品种的时候,首先考虑是否具有创新性,能否在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当中引领先进生产力。”张博介绍,作为南海的特色品种,硇洲族大黄鱼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也有助于自然资源的生态性恢复。因此,实验室坚定选择该品种进行科技攻关,突破人工繁育难题,走向产业化。
耕海牧渔,逐梦深蓝。大黄鱼是我国养殖规模最大和产量最大的海水鱼类。可以设想,未来广东湛江的硇洲族大黄鱼养殖,必将继往开来启新篇,成为当地“靠海吃饭”的支柱产业。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