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喜欢吃海鲜的市民可能不知道,海鲜的“身体”没有以前健康了,而这一切是海洋环境恶化直接造成的。
浙江省海洋渔业局近日发布的《2005年浙江省海洋环境公报》表明,去年通过全省近岸海域27个监测点采集样本的检测发现,缢蛏、泥蚶、牡蛎、紫贻贝等海洋生物的综合质量一般,体内普遍受到重金属铅、镉的污染,超过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其中,温州鳌江口僧帽牡蛎、洞头海域的缢蛏和泥蚶体内农药滴滴涕残留量偏高;杭州湾、宁波象山港、台州三门旗门港缢蛏体内卫生状况欠佳。
这份《海洋环境公报》告诉人们:浙江省近岸海域的海水污染状况令人不容乐观,其中海水中石油类污染程度高居全国首位,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污染程度分列全国第二位和第四位。“港口建设加快、邮轮来往频繁,使得石油类污染问题突出。”浙江省海洋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说,去年年底清洁和较清洁、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分别为6397、2804、7127和14572平方公里,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面积占全省近岸海域面积的70%,其中严重污染海域增幅较大,较上年增加了2294平方公里。
编辑:王宇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