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海洋渔业 > 海洋综合 > 正文

我国近海环境污染久治不愈的原因与对策

发布时间:2006/6/12 15:47:00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委员会  编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我国早在1982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并于1999年做了重新修订。然而,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近岸海域的环境污染久治不愈、环境质量始终无法得到根本好转?为此,我们组成调研课题组,首先对我国一些沿海地区的海洋环境现状和造成环境污染久治不愈的现象作了一番重新审视和分析研究,提出几点初步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近海环境现状

  据2005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我国海域总体污染状况仍未好转,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基本维持在近年平均水平。严重污染海域仍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江苏近岸、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面积与2004年基本持平。如在渤海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占渤海总面积的26%。在东海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长江口、杭州湾和宁波近岸。

  二、我国近海环境污染久治不愈的原因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从城市到农村都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于环境保护可谓空前重视,环保执法力度前所未有。但是,渤海海域的污染状况似乎依然未见好转,东海海域亦是如此,长江口的状况也是令人堪忧,珠江口的污染状况则已触目惊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沿岸海域,特别是河口和海湾区域的环境污染始终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呢?

  1. 观念落后。许多沿江、沿河的地方领导,总以为“江河流量大,污染点没啥”。所以,总是把一些用水量或排污量大的工业企业规划建设在沿江、沿河地带,结果导致近年来流域性污染日趋严重。据统计,自去年松花江事件后,全国已发生与水相关的环境污染事故76起。长江支流沱江曾两次遭到水污染,造成沿岸100万人饮水中断长达1个月。

  2. 意识淡薄。一些政府和企业领导缺乏环保意识,建设项目重审批、轻监管,导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屡见不鲜。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专项审计揭示,国家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在太湖、淮河、海河和辽河等4个重点流域确定的856个重点水污染防治项目,截至2003年底,在“十五”计划期过半的情况下,尚未完成的投资有364亿元,占计划投资595亿元的61%;尚未开工的项目有425个,占计划的49%。

    3. 体制不顺。近几年中,国家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大江大河的污染治理,但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与整个流域缺乏一个统一协调的治污机制有关,处在上游的省、区、市,往往没有治污积极性,国家的治污投入也有重下游、轻上游的倾向。

  4. 缺乏正确的政绩观。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各级政府的政绩都是以该地区GDP的增长率为考核目标,因此,各地方一把手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也始终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大问题上博弈。为了保证本地区GDP的高增长,往往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求得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导致一些高污染、高耗水、需要大宗运输的重化工项目,几乎都是无一例外地摆在了江河边,一些还在欠发达地区的江河上游区域。

  此外,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以及在环保机制、管理体制和执法力度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缺陷,使得我国沿岸海域的环境形势始终令人担忧,环境污染状况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三、对策建议

  1. 确立治海先治陆的思想理念,建立陆源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一是在河流、海湾和近岸海域环境容量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的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排污总量实施方案。二是加强对企业分类排污的研究,制定不同种类企业的排污实施计划和排污收费标准,加大企业的环境成本,促使重污染企业关、停、并、转,彻底根治污染源。三是加强对政策指导的研究,鼓励企业绿色生产,教育和引导企业把追求环境效益摆上重要位置,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共赢。四是指导企业实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排放。

  2. 治理海洋污染必须实现海陆联动。一是充分发挥环保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各自职责效能,陆海同步控制入海排污种类和数量,强化海洋环境整治的系统管理,实施生态修复的协同工程。二是在全面开展近岸海域环境容量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设置入海排污口和沿江、沿海排污企业,限期治理,达标排放,逐步实现入江入海排污总量控制制度。三是建立陆海联动环境执法体系,强化海洋环境保护监督部门的监督处罚职能,实施陆海同步的有效监督。四是建立跨省级行政区河流跨界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加强区域内各省(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协调,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领导下,共同确定跨省级行政区重要河流交界的水质控制断面和标准,建立跨行政区交界断面水质达标交接管理机制,制定跨省级行政区河流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逐步建立起我国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和预警机制。

  3. 尽快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和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建立“损害环境者赔偿,保护环境者补偿”的政策性赔偿、补偿机制,逐步推行环境受益地区向环境输出地区付费,环境资源消耗多的群体向资源消耗少的群体付费,以及污染户向受损害户付费的新政。改变过去实行的“谁污染谁治理”的惩罚方式,对各种排污企业实行政府收费,委托专业公司建设治污设施、集中接纳处理的新模式。提高排污收费和补偿标准,应按用水量计缴排污费,对超计划排放的企业实行同类企业两倍甚至更高的排污收费和补偿标准,促使企业和居民为用水成本的增加自觉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

  4. 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实行环保考核制度。在政府部门和领导中树立“资源有价、环境有价”的观念,做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同步、和谐发展。改革干部任用和考核制度,弱化传统GDP的影响,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把环境保护纳入衡量政绩和干部考核的范畴中。

  总之,要通过有计划地控制入海污染物总量,调整沿江、沿河和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理顺海洋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强化海洋环境执法力度,恢复和改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加强污染事故应急防备,增强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而为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南方渔网编辑:裴冰
编辑: 访问人次:3198 关键字:国内,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海洋综合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