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新闻晨报:每年开春,蔬菜中行情变化最明显的是“雨后春笋”。记者昨天在上海虹口、黄浦、徐汇等3家菜场看到,竹笋、毛笋价都比月初价下跌了约40%。此外,开春后气候变暖,储运条件好转,外地运抵上海市区的水产到货量、到货品种逐步增加,草青、乌青、白鲢、花鲢等人工养殖的“四大家鱼”行情稳中有降。
开春以来,市场消费量较大的一些绿叶菜和瓜、豆等蔬菜行情一直跌多涨少。最近竹笋、菜苋、蚕豆、油麦菜、韭芽、樱桃番茄、慈姑等到货量增加许多,批发价、零售价都往下走。本月初竹笋的500克零售价为13-15元,昨天价最低已跌到7.5元。菜场里质量较好的削头冬笋500克零售价从10元跌到7元,台湾路路边质量较差的削头冬笋,仅售6元。菜苋吃口较嫩,价高时500克要卖到2.5-3元,眼下菜场的标价一般不超过1元。韭芽、油麦菜由于到货量大,昨天价都比月初价下跌了约2成,甚至成了路边小贩叫卖的“大路货”。
如今鲫鱼、鳊鱼的养殖量和销量实际上已与“四大家鱼”相当,最近的行情也跟着“四大家鱼”往下走。记者昨天看到的鲜活鲫鱼、鳊鱼500克报价都在5元左右,比上周下降了约0.5元。养殖小甲鱼贵时500克报价近30元,昨天价只有20元。在宁波路上零售的小甲鱼只重400多克,每只要价仅13元。东海船捕鲳鱼、带鱼、梅子鱼的售价都比较平稳,其中新鲜小黄鱼由于入市量大,价位有所下降,500克售价最低只卖到7元。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