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本网2003/12/21讯 在本月上旬成立的江苏蟹业协会上,当选为协会副会长的何德新格外引人注目,因为他是120多家会员单位中唯一的境外蟹商。这位阳澄湖大闸蟹的台湾销售总代理,2002年第一次通过空运报关的方式,将江苏的大闸蟹由香港转运至台湾,而在此之前,台湾的螃蟹都是通过渔船走私等非正式途径进入。今年以来,何德新又多次考察江苏各大湖泊的螃蟹产销情况,对大陆蟹市行情了如指掌,听他点击大陆蟹市“软肋”。
一是包装原始落后。内地的螃蟹包装大多仍采用蒲包、篓子等传统方式,到了台湾,经销商都要重新包装,如将螃蟹扎好放入礼品盒,里面铺一层海绵和化学冰,再放入一张产品说明书,内容包括怎么保鲜,怎么食用等等。光是捆绑这道工序,就可看出差距。国内蟹商一般用三根草,将螃蟹绑成“十字”型,蟹爪都紧缩在里面,而台湾蟹商用20、30根草,绕着螃蟹的身体四周绑,让蟹爪伸出来,这样不仅看上去个头大,而且草也能赚钱。经过精心包装,100元的螃蟹可以卖到200元,产品的附加值就上来了。
二是造假猖獗。全世界的水产品中,只有阳澄湖大闸蟹打上镭射激光防伪标志,然而,即使用上了高科技手段,假阳澄湖大闸蟹仍然大行其道。苏州、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到处可见给螃蟹打镭射标志的广告,刚开始标价是一只螃蟹3-5元,由于经营者一哄而上,现已降至4毛钱一只,一套打标的机器设备也由当初的20多万元降到4万元。
三是购销体制不规范。何德新说,他作为一个贸易商,一次要发2吨货,不可能亲自到塘口,这家30斤、那家50斤地一家家收购,需要中介商代收。然而,大陆缺乏规范的购销中介组织机构,千家万户各自为战,以次充好、掺假等营私舞弊的行为屡屡发生。
何德新还告诉笔者,台湾民众的螃蟹消费热情直逼香港,年消费量达到800-1000吨。由于运输、报关等中间环节多,台湾蟹价是大陆的2.5-3倍。今年螃蟹还成为台湾的一个时尚礼品,由3只公蟹和3只母蟹组成的礼品盒,售价高达4000台币。受香港人的影响,台湾人爱吃公蟹,为打开母蟹市场,台湾蟹商别出心裁地推出吃“对蟹”活动,一公一母同时上桌。何德新提醒蟹商,市场营销不可忽视。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