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南方渔网讯 新闻晨报消息,在上海市各大水产市场,产自江苏、山东等地的贝类批发量均明显下降,有些已被迫跌价抛售。
在铜川、沪西、曹安四平等市场,贝类水产如蛏子、蛤蜊、海螺、扇贝、鲜带子主要产自启东、大连等海域,这些产地都未发生赤潮。但本月中旬有关“赤潮含有毒素,可能影响贝类”的报道出现后,所有贝类交易量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铜川水产市场启东蛏子的日交易量一般在3吨左右,近两天都减少至2吨,减少了约三成。大连扇贝的日交易量最高时超过4吨,但如今只有2.8吨;批发价原先每公斤超过10元,眼下只有9元。高档贝类日子也不好过,以往一直走红宾馆、酒楼的竹蛏,这几天交易量下降30%以上,每公斤批发价也从53元跌至48元。
市水产行业协会秘书长范守霖称,赤潮对贝类的影响确实应当重视,但不必草木皆兵。江苏、山东的贝类产地并未发生赤潮,市民可照常购用来自这些地方的贝类水产。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