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硫酸铜是防治鱼病的常用药物,对水产动物寄生虫,如体外寄生的鞭毛虫、纤毛虫、吸管虫、中华鳋等有明显的杀灭效果。但硫酸铜属重金属盐类,在使用过程中应谨慎。
1.硫酸铜杀灭病原体能力的大小受水中各种理化因子(温度、盐度等)的影响,其毒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随有机物的增多和盐度的提高而减小。因此用药量应根据水环境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2. 硫酸铜的安全浓度范围较小,全池泼洒的使用浓度为0.5~0.7毫克/升,药浴法的使用浓度为8毫克/升。使用时要测量水体体积,准确计算和称量药物用量。
3.硫酸铜会引起鱼肾组织坏死,破坏其造血组织,提高鱼患脂肪肝的几率,还容易残留在鱼的鳃、肌肉和肝内,并妨碍鱼肠道的吸收功能,从而影响鱼的摄食和生长,所以不能经常使用。
4. 硫酸铜最好与硫酸亚铁混合使用(比例为5∶2),硫酸亚铁主要是消除固着物,为硫酸铜杀灭寄生虫扫除障碍。
5.溶解硫酸铜的水温不要超过60℃,否则易失效。
6. 小瓜虫病不能使用硫酸铜,因为小瓜虫在鱼体表面形成囊包,在硫酸铜的安全浓度内不能将其杀死。超过安全浓度使用会引起鱼大量死亡。
编辑:庞琪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