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乍暖还寒的南方初春,铁山港区营盘镇彬塘村洋溢着浓浓的春意,珠农抓紧时间在天气放晴的日子里进行珍珠插核,开始今年的珍珠养殖生产。
在通往彬塘村委的路边的一珠农家门前,耸立着几座正在转动的“炮筒”。这家主人姓曹,从江西来珠乡从事珠核加工销售已有8年,这几座“炮筒”是珠核泡光器。热情的曹叔带笔者到他的加工珠核场房现场演示如何把石头打磨成圆滑的珠核。据附近珠农介绍,这些“江西老乡”的到来,给珠农带来不少实惠,插核季节,珠农不用再花时间到外地购买珠核,而且珠核价格与外地相比较低,生产成本也下降了,尤其是今年,珠核每公斤65元,比去年少了20元。
在彬塘村沿海的岸边搭满了插核的工棚,每个工棚都整齐地排着二三十张插核台,珠女安静地坐在插核台前,专注地将珠核送入珠囊,然后放进休养槽休养。在插核工场里,有专人负责配合清理珠贝等插核前的准备工作。
据彬塘村干部介绍,珍珠是该村的传统产业,珠农都是依靠养殖珍珠富了起来,村中的“珍珠楼”林立。受去年珍珠价格的影响和珠农由数量向求质量的意识的提高,珠农提倡疏养精养,所以今年珍珠生产插贝数比去年降低了30-40%。
编辑:王宇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