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贝类 > 病害防治 > 正文

文蛤疾病发生及其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06/3/23 14:20:00  来源:中国水产  编辑:南方渔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文蛤(Meretrix meretrix)又称车螺、花蛤、黄蛤、海蛤等,是广泛生长在滩涂与浅海水域的双壳贝类,具有天下第一鲜之美誉。文蛤地理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长江口以北的江苏沿海岸以及山东的莱州湾、广西的山口、北海等地,产品大量出口日本及东南亚国家。本文对目前文蛤疾病及防治措施研究现状作一总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指导。
    一、文蛤常见疾病
    1、红肉病
    (1)病原体:目前在在患红肉病文蛤中发现3种病毒样颗粒,主要存在于鳃、外套膜和消化盲囊的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细胞质中,呈球形或椭球形,大小为50nm—180nm。此外,在患该病文蛤的消化盲囊上皮中还发现了类立克次体,并研究了该病原体所引起的受感染细胞的病理学变化。
    (2)主要症状:患病文蛤组织结构紊乱,上皮膨大、脱落,鳃、外套膜、消化盲囊等组织发现异常及寄生虫,如嗜碱性的包涵体、嗜酸性颗粒及寄生性原生动物。病蛤在糖含量、磷酸酶活性等方面也有明显变化,表现为消化盲囊、肠等部位吸收细胞内糖含量增加。消化盲囊、消化管各处酸性磷酸酶活性减弱,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鳃组织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减弱。在电镜下观察,病蛤核膜肿胀,核固缩或肿胀并出现核空泡,染色质固缩并出现液泡结构。内质网膨胀,大部分转化为泡状,线粒体溶解或固缩,溶酶体数量增多,核糖体脱落。
    2、弗尼斯弧菌病
    (1)病原体:弗尼斯弧菌。该菌在TCBS平板上中等大小,黄色,圆形隆起,革兰氏阴性杆菌,pH <4或pH>10时不生长,最适pH7—8,最适温度35℃—37℃,在盐度为30‰-40‰时繁殖最快。
    (2)主要症状:病蛤钻出滩面,闭壳肌松驰,出水管喷水无力,贝壳光泽暗淡,不摄食,内脏团由乳白色变为粉红色,乃至黑色,最后张壳死亡。釆取文蛤移植疏散,与对虾混养、内塘暂养、围网精养等综合预防措施在生产实践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3、副溶血弧菌病
    (1)病原体:副溶血弧菌。此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具有偏端生单鞭毛。在TCBS琼脂平;板上形成蓝绿签状菌落,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精氨酸—碱反应阴性,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阳性。在10℃-42℃、pH5—11、盐度5‰—30‰的条件下都能生长。该菌具有较强的毒力。
    (2)主要症状:感染该菌的文蛤死亡前钻出沙面,俗称“浮头”,双壳不能闭合,对刺激反应迟钝,外壳暗无光泽,有黏液。
    4、溶藻弧菌病
    (1)病原体:溶藻弧菌。此菌是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在TCBS琼脂平板上形成黄色大菌落,发酵葡萄糖不产气,精氨酸—碱反应阴性,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阳性,在无盐蛋白胨水中不能生长,在43℃下能正常繁殖。
    (2)主要症状:此菌侵袭文蛤肠上皮和肝组织,造成上皮细胞核变形,被挤向一边,线粒体内嵴模糊,部分上皮细胞微绒毛的结构被严重破坏,细菌周围的组织被腐蚀成为空斑。溶藻弧菌引起肠道传染病,潜伏期为3天—4天,然后暴发,病蛤肠道腐烂而死亡。此病引起文蛤死亡的速度很快,发病一周后的死亡率达70%以上。
    5、吸虫寄生病
    (1)病原体:吸虫,属牛首科,但属种未定,其分类地位、生活史及流行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2)主要症状:闭壳肌无力、壳松,体液外流;软体部粉红或桔红色,足前端尤为明显外套膜贴于壳上,并有白色花斑;内脏区域呈黄色,肝胰脏由原来的褐色或黑褐色变为土黄色;整个内脏腐烂肠壁由肉色透明变为浅黄色;并腐烂。严重的个体整个内脏团充满许多肉眼可见的包蚴。患蛤鳃腔扩大,鳃丝排列不规则,部分上皮细胞膨大脱落,鳃丝近腔端嗜碱性颗粒增多;足部肌肉结构疏松,部分肌纤维断裂并胶化,未见吸虫感染;外套膜上皮层脱落松散,细胞水肿,结缔组织溶解;消化道内未见吸虫寄生,但部分结缔组织有大量吸虫吸附;消化盲囊吸收细胞,肠外套膜各处的糖类及黏液细胞含量增多。
    6、桡虫病
    (1)病原体:桡足类,属桡足亚纲、剑水蚤目。
    (2)主要症状:大量的桡足类寄生于文蛤的外套腔中,钩于寄主的外套组织、鳃、唇办、肉足及内脏囊器官上,使其遭受机械损伤,为病菌的感染提供了通道。同时吸取寄主的营养,当其大量寄生时,使文蛤瘦弱,体质下降,引起疾病的暴发与流行。
二、文蛤发病的原因
    1、温度:高温会造成文蛤死亡。当温度达到 30℃度时,文蛤摄食量减少,连续高温会造成营养不良,导致体质衰弱,对病原体抵抗力下降,造成大批死亡;当水温38℃时,33小时内全部死亡;40.5℃时l小时内文蛤壳松驰死亡。
    2、盐度:小潮汛期,连降暴雨,可引起滩面盐度急剧下降,低盐度与其它因素共同作用可以引起文蛤大批死亡;持续干旱,盐度偏高,也使文蛤大批死亡。
    3、潜居密度:潜居密度过高,会引起饵料缺乏,营养不良,污染严重,活力降低,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大批量死亡。随着密度的增大死亡率升高,当潜居密度为6kg/m2时,3个月后,死亡率为8l%。 
    4、水质污染:严重污染的水体,有害藻类大量繁殖,覆盖滩面,吸收营养及氧气。蓝藻大量繁殖放出毒素,使文蛤中毒。沿海滩涂重金属污染也是造成文蛤大批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5、品种退化:文蛤经累代养殖,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遗传杂合度降低、抗病力减弱、陆状退化等问题。
    三、文蛤疾病的防治对策
    l、改善环境:可用移植疏散、文蛤对虾混养、网围养殖等措施改善文蛤的生活环境,增强文蛤体质,提高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用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酵母菌、芽胞杆菌等调节水质。
    2、严格控制养殖密度:采取捕大留小,轮捕轮放等生产措施,保持科学合理的养殖密度,要长远、综合考虑,避免高密度的掠夺式养殖。
    3、加强管理:有关部门要定期定时对近海水域的物理、化学等因子进行监测,对生物、病原体等进行监察,进行海洋环境质量及生物、疫情预报,防患于未然。控制沿海、沿江污染,净化进入海域的污水。严禁未经净化的工业废水排放人海。
    4、加强病害防治:树立“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加强管理,做好预防工作。对局部死亡的文蛤,可用漂白粉消毒,切断污染源;对于小范围的弗尼斯弧菌病可用漂白粉等进行治疗;定期泼洒生石灰,对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及蔓延有显著效果;在苗种放养前,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清塘,以清除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和敌害生物。
    5、加强科研工作: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抗病的新品种,增加文蛤的抗逆性,减少病害的发生;建立系统周密的疫情预测模型,定期报告养殖环境的水质物理化学参数。


                                                               编辑:王宇
编辑:南方渔网 访问人次:8068 关键字:文蛤,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病害防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