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由于商品鳝售价较高,市场前景看好,故近几年各地掀起了养鳝的热潮。然而,由于养殖技术落后、黄鳝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许多养殖户效益低下甚至亏损。本人从事多年的黄鳝养殖和技术指导工作,现结合实践操作经验,浅谈如何加快黄鳝的生长速度。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隐蔽的栖息介质。①便于黄鳝自由活动、“立柱”出水呼吸和自由摄食;②营造和保持适宜的温度条件;③阴暗避光,不受外界干扰;④可以分散群体密度。另外,有土养殖时采用埂沟相间式较为理想;无土网箱养殖时,繁密的水草必须充满全网箱。
2、水环境。主要包括水温、水深和水质三个方面。①水温。快速养鳝应尽可能保持水温在21~28℃之间;②水深。黄鳝养殖水体不宜太深。实践证明,鳝池适宜水深在5~20厘米不等。但也可培植大量人工水草,支撑黄鳝身体在深水池或无土网箱中正常生活和快速生长;③水质。黄鳝适宜在无污染、溶氧丰富的水体栖息生长,一般透明度为25~40厘米,ph值为6.5~7.5,溶氧大于5毫克/升;④气温。近水面的气温不宜超过28℃,否则会影响黄鳝的正常呼吸。解决的方法是大量种植水草和搭遮荫棚。
科学放养
1、选择优质苗种。快速养鳝应选择体色深黄有大黑斑、无病无伤、敏感、争逃力强的种类。
2、合理密养。据笔者体会,常规养殖,每平方米放养规格约50克的个体,密度为2千克左右最为合理。同时,池埂多(如埂沟式鳝池)、水草多、换水方便、排污彻底的鳝池放养密度可增大;相反则应减少。黄鳝规格大、放养总重可增加;规格小,放养总量应减少。有养殖经验的放养密度大;无经验者放养密度小。
3、大小分级分池。大小鳝同池或同网箱混养,整体增重倍数低,即整体生长速度慢,效益差。一般收购的“统货”,至少要分三个以上的等级饲养,分的等级越多,越利于养殖和整体快速增重。
4、适时分养。随着养殖生长,同池或同网箱中黄鳝个体出现大小差异,而且悬殊不断加大。当大小个体相差1.5倍以上时,小个体即开始不敢与大个体争食而导致营养缺乏,生长速度减缓,消瘦衰竭至发病,最后死亡。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条件的要及时分养。
采集: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