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一、鳖池的建造
利用庭院、废坑等建池。鳖喜阴怕风、喜静怕吵、喜洁怕脏。故鳖场应建在排灌方便、水质良好、土质保水力强、背风向阳的僻静处。
1、稚鳖池 刚出生至10g以下务者称稚鳖。池面积为2-8㎡,长方形,深0.3-0.4m。水深保持O.1-O.15m,池底铺细少,池上搭盖高出池项1-1.5m的遮荫棚。两端需建宽约20cm的休息台。休息台与水面相交处建一个30度的斜坡,以便其上岸。
2、幼鳖池 体重1O-1OOg左右的称幼鳖。池面积为20-200㎡,池深O.6-0.8m,水深保持在0.3-0.4m,池底铺厚8-1Ocm的细沙,池两端设休息台。
3、成鳖池 体重1OOg以上称成鳖。面积为30-300㎡。由于100-1500g或更重的个体均属成鳖,应多建几个池,按大小分开饲养。池深约1.5m,水深在0.8-1.2m之间。池底铺5cm厚的细沙,两边设休息台。
4、亲鳖池面积在50-300㎡,池深1.6m,水深保持1.2m左右。池底铺厚25cm的细沙,在池的一边或四周设产卵场地,约占池面积的四分之一,并高出水面20cm,场内细沙约35cm,并设置一些曲回小道。堆架少许乱石,并种上小灌木,产卵场与近水一边须砌成斜坡。池要修建坚固,防逃、防漏。
二、选择投放
凡是捕、引、收的鳖种,均应体壮无伤病。
稚鳖在春夏季投放20-40只/㎡,冬季75-100只/㎡。幼鳖在春夏季10-15只/㎡,冬季75-100只/㎡。成鳖在春夏季2-3只/㎡,冬季3-5/㎡。
三、管理
池中的水原则是春秋水位俏浅,夏冬加深。水温在28℃以上须每天更换并加深水层。水色呈浅绿色,透明度在40-50cm内,含有适度的浮游生物。稚鳖在10-20天内可喂蚯蚓、熟鸡蛋。以后用剔去骨头的瘦肉、精细的饲料,悬于表面。每天早、中、晚各1次。每天投量为其总体重的5%-10%。幼鳖饵料多于稚鳖。如动物内脏、蚕
蛹、鱼虾,蚌螺、蚯蚓、瓜类等。饵料可投入水面下,也可投于水面平台上,每天投料为体重的8%,早、晚各喂1次。成鳖的投饵料量为总体重的5%-10%。饲料中应注意:
1、不宜喂油脂过多的食物,以免油脂扩散隔绝空气。
2、鳖的残饵须及时捞出,池水要勤换,防止污染。
3、入冬后,应注意池水增温。在池上搭上塑料棚,借阳光增温。一般2年即可长成商品鳖,比自然生长期要缩短2-3年。
四、鳖鱼防治
除定期向池中撒石灰、消毒及增补钙质外,要加强以下疾病的防治:
1、肿脖子病 用青霉素公斤15万单位作腹腔或肌肉注射,用量为1-2ml。也可用土霉素拌饲料投喂,用量每公斤0.2g,以后减半。
2、水霉病 用4ppm的食盐和4ppm的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或提高养殖水体温度,此病会逐渐治愈。
3、累枝虫病 用2%-3%食盐水泡洗4分钟,或1ppm漂白粉液将病鳖浸泡一昼夜。
4、出血病 可用磺胺类药物和抗菌素口服。对咬伤的鳖,可用2-3ppm的漂白粉药浴。
5、寄生虫病 可用20ppm高锰酸钾浸洗鳖体。(摘自鱼业科技产业)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