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南方大口鲶以其生长快、产量高、质优效益好而成为水产养殖优良品种之一。它抗病力强,在天然条件下生长增殖和人工粗养情况下,一般不会患病,但在高密度精养过程中,也会发生鱼病。笔者根据有关资料和养殖大口鲶防治实践,现将南方大口鲶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1 病毒性出血病
病症及危害:病鱼的上下颌、口腔、眼眶、鳃盖充血,眼球突出,鳃丝、鳍梢腐烂,体表及肠道充血发红,肝、脾等器官点状出血。该病多发生在5~6月,水温在26℃~30℃之间,全长3~5cm鱼种易发病,患病l~2天即可引起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①呋喃唑酮0.2×lO-6全池泼洒;②强氯精(0.3~0.5) ×lO-6全池泼洒。同时,每50kg鱼用病毒灵3~5片拌入2~3kg饲料中制成药饵内服,连续5~7天。
2 鳃霉病
病症及危害:鱼鳃部苍白色,有时有点状充血现象。此病易在5~8月暴发,发病较急,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则几天内全池鱼死光。3~5cm鱼种易感染此病。
防治方法:①生石灰(15~30) 2×lO-6或呋喃唑酮0.2×lO-6全池泼洒;②高锰酸钾2×lO-6消毒,隔l天使用1次,连续2次。
3细菌性疾病
3.1 肠炎病:鱼体色变浅,食欲减退,解剖可见肠管充血发炎,呈浅红色,肠粘膜溃烂脱落,肠内无食物。此病常在5—8月与烂鳃病并发。
3.2 烂鳃病:病鱼体表暗淡发黑,游动缓慢,鳃丝颜色变浅,并有污泥,鳃丝腐烂。
3.3 白头白嘴病:病鱼活动缓慢,头前端和嘴在水中呈白色,观察很明显。此病多发生在1.5~5cm长的鱼种阶段。
3.4 白皮病:鱼的背鳍后至尾柄末端的皮肤发白,严重时尾鳍烂掉,鱼失去平衡头部朝下尾朝上,后逐渐死亡。
防治方法:①放养苗种前用生石灰750~1500kg/hm2彻底清池消毒。②发病时用强氯精(0.3~0.5) ×lO-6全池泼洒;③用大黄20~30kg/hm2捣碎以20倍的0.3%氨水浸泡24h后连汁带渣全池泼洒。治疗肠炎病、烂鳃病除用外用药以外同时还要用内服药,每50kg鱼用肠炎灵5g或强氯精50g拌饲料连续投喂5~7天。
4 寄生虫病
4.1 车轮虫病:车轮虫寄生于鱼鳃丝及体表,常流行于4~8月,主要危害5~15cm长的鱼种。
防治方法: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0.7×lO-6或2×lO-6高锰酸钾全池泼洒。
4.2 指环虫病:大量感染指环虫时,鱼鳃部浮肿,鳃盖微张开,粘液增多,鳃丝呈暗灰色。
防治方法:用90%晶体敌百虫(0.2~0.5)×lO-6或灭虫精0.1×lO-6全池泼洒。
4.3 小瓜虫病:寄生于鳃丝及体表,5~8月为流行季节,对苗种危害较大。成鱼严重感染时皮肤出现小白点。
防治方法:用(0.05~0.1)×lO-6孔雀石绿或(5~10)×lO-6福尔马林浸泡10~15min。注意不能用硫酸铜治疗,否则病情加重。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