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虾类 > 技术综合 > 正文

澳洲淡水龙虾人工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08/5/4 8:50:00  来源:  编辑:南方渔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1、池塘条件。淡水龙虾喜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水域环境,要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源、注排水方便的地方。面积以2000--3300平方米为宜,底部以沙质或硬质土底为好,不能有太多淤泥,池底应有不少于1/5面积的沉水植物。池塘要安装良好的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均要设置网罩,防逃、防敌害。池塘中四周放养水草或水葫芦,水浮莲等水生植物,其覆盖面积占水面1/3左右,池底布置好足够的隐蔽物,如人工巢穴、石块、瓦片等供虾隐蔽栖息。面积约占地塘面积的1/5。 
    2、虾苗放养。一定要干塘消毒,除泼洒生石灰外,还要彻底清除塘中的敌害,如鲶、鳅、蛇、鼠等,虾苗放养时间宜在3--5月,选择晴天早晨或傍晚进行,虾苗规格2--4厘米,密度为每亩放养800--1000尾。
    3、饵料投饲。该虾食性广,喜食小杂鱼、螺蛳、黄豆,也喜食对虾配合饲料。放苗后3天内,投以绞碎的小杂鱼和碎肉为主,以后的1月内投放小杂鱼,下脚肉或人工配合饲料;待长至6--7厘米时,可全部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的植物性饵料。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投饲量约占体重的4%--7%,具体的投饲量要根据其摄食情况增减。大部分摄食在黄昏和夜间进行,晚上的投饲量要占全天70%以上。
    4、日常管理。池塘水质要经常保持清新,一般每周需换水15--20厘米深,并有足够的溶氧。平时要勤检查,勤巡塘、及时清除池中青苔;经常检查进、排水口的过滤网,还要注意观察虾的各种活动,摄食等情况,应注意防除敌害。
    5、病害防治。该虾自引进我国以来,尚未发现暴发性、流行性疾病,但养殖密度较大时,也需注意病害防治。一是褐斑病。病虾体表甲壳有斑点状黑褐色溃疡,常卧于池边处于濒死状态。防治方法,主要是保持虾池水质良好,定期换水或投放生石灰,每年进行池塘清淤;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防止损伤虾壳;发现患病时,可用1毫克/千克呋喃西林泼洒治疗,同时,可用10--15毫克/千克茶粕液泼洒,促使虾体蜕壳,修复损坏的甲壳。二是黑鳃病。该病主要由水质污染、霉菌感染所引起的。其症状是鳃由红色变为褐色或淡褐色,直至完全变羔,引起鳃萎缩。防治方法是:用2--3毫克/千克呋喃唑酮或漂白粉杀灭,也可用孔雀绿或甲基蓝2毫克/千克全池泼洒。三是纤毛虫病。该病主要为聚缩虫、钟形虫等纤毛虫附着在虾的体表、附肢、眼和鳃上,较重时可使龙虾烦躁不安,在池边频频游动,防碍摄食,蜕壳和生长。甚至可引起龙虾缺氧窒息死亡。一般可采取灌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洁预防。治疗可用0.40毫克/千克硫酸铜溶液浸洗病龙虾5--6小时,每个疗程连续3--5天。
    6、收捕。淡水龙虾放养当年10--11月即可收捕。可采取干塘或围网的方法于傍晚进行一次性捕捞,若要分期分批上市,可采取撒网捕捞。
编辑:南方渔网 访问人次:4182 关键字:澳洲淡水龙虾,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技术综合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