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一项改变传统渔业交易模式的尝试正在加紧实施。据悉,中国国际水产品期货交易中心拟在江苏南京设立。该项目已得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农业部有关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在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该项目是由共青团中央社会服务中心黄子恒副主任率先提出的,他曾在一份报告中提出,要通过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为我国农业寻找新的发展途径,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新思路。这一思想引起了学术界和有关政府部门的极大关注。
黄子恒说,发展海洋渔业经济需要从改革我国海洋渔业的市场交易模式做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产品市场一直延用原始的对手交易模式,不仅造成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市场交易信息传递失真、滞后,市场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交易效率难以提高等,而且也导致了我国海洋渔业生产难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渔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在我国海洋渔业市场交易中,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非金融期货远期订单交易新模式,对于解决原始交易模式下存在的各种问题,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新的交易模式必然要求改革我国传统、落后的分散型小农户渔业生产模式,实施海洋渔业的集团化生产,而规模化生产必然会引致劳动力短缺的新问题。这就为转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国海洋报)
编辑:邓洁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