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海洋渔业 > 海捕产品 > 正文

研究海洋国情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05/10/20 15:16:00  来源:  编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一、中国国情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必要条件,但海洋国情对发展海洋经济、特别是全球性海洋经济的条件并不理想。

    中国海海域较为辽阔,中国的领海38.8万平方公里,专属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000余公里。我国沿海海域和大陆架面积近2.73亿公顷,是我国陆地可耕地面积的2倍以上。 但是海洋开发产值还不足世界海洋产值的2%,仅占国内GDP2.5%,而世界平均水平为5%,海洋强国为10%,这与我国海洋资源的拥有量和海洋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中国居于亚太地区的中心。亚太是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区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形势的发展,三大经济区之间的交流乃至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转对中国发展海洋经济有巨大的需求和牵引作用。与北美、欧洲经济区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点,亚太地区多数国家被海分隔,需要以海为媒沟通联系,以海为路进行经济交往。海洋对亚太各国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独特的地理形势对发展海洋经济也提出特殊的需求。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由于中国海具有良好的石油前景,开采海洋油气对缓解石油需求压力的意义显而易见。但中国的总体石油储量较为有限,从世界“油库”中东地区进口石油较为有利,也势在必行。因在地理上临近印度洋,可避开红海、苏伊士运河至地中海这一局部战争与地区冲突多发地带,直接进入波斯湾,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石油进口航线。发展海洋渔业也有类似之处。这种形势对于发展国家的海洋经济也较为有利。

    但中国所具有的自然条件对于走向大洋并非十分有利,更谈不优越。中国只面临太平洋,步入海洋的方向较为单一,特别是在全球海洋战略态势中,无疑是偏居于一隅。发展海洋经济,特别是全球性海洋经济的自然条件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濒临3个大洋的海洋大国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南非、智利、阿根廷等濒临2个大洋的国家仍无法相比,甚至与英国和日本等岛屿国家也有很大的不同。在一定的意义上,由于缺少远洋上的立足点和“中继站”,中国走向大洋的客观条件远不如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拥有海外领地的国家,甚至不如拥有尼科巴群岛的印度有利。由于中国海被第一岛链紧紧环抱,是一个半封闭的海域。中国走向远洋的道路十分狭窄,有些大门甚至掌握在别国手中。从人均占有海域面积和专属海域面积与陆地国土面积的比值等重要参数看,中国是一个海洋资源十分有限的国家,又只能算是一个海洋“小国”,每一寸海域也像陆上国土一样珍贵。此外,特定的地理环境还使中国在海域划界问题上,与周边国家产生较多的纠纷。可见中国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并不理想。

    二、我国的海洋国情在国际经济战略处于有利地位,扼控战略水道,对发展海洋经济,反对霸权主义侵略扩张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西部深入亚洲腹地,东部位居远东之要,东南直面西太平洋,南部与南洋各国相望,近抵太平洋与印度洋的结合部,直逼两大洋的交通咽喉,扼制战略水道,居于较为有利的地区战略地理位置。

    中国发展海洋经济对欧亚大陆腹地各国具有巨大的战略辐射作用,特别是中国与许多内陆国家相毗邻。这些国家在出海口方面的需求对中国发展海洋经济、加强周边联系、促进经济发展、稳定地区形势会产生十分有利的重大影响。

    中国东北地处亚欧大陆东部的边缘地带,毗邻朝鲜半岛,具有极为特殊的战略地位。随着亚太地区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和地区形势的变化,“环日本海”、“环黄海”等地理名称日益为人们所熟悉,两海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战略价值日渐凸显。

    中国东部面向西太平洋,台湾岛位居要地,既是中国沿海最重要的“中央位置”,也是第一岛链的“中央位置”,自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极富战略价值。辽阔的南海地处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连接亚洲及大洋洲的十字路口,近代又发展成具有世界性经济、军事意义的重要战略海域。因此,中国占有开发利用这一海域和战略水道的便利,对发展海洋力量,扼控战略水道,反对霸权主义侵略扩张具有重要意义。

    三、从战略高度重视海洋国情调查研究工作,控制海洋,利用海洋,发展海洋,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一)要尽快构建海洋国情研究的机构体系。一是要加强海洋国情调查研究和海洋开发、海洋安全工作的领导。海洋争议问题涉及经济、能源、外交、军事和国家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战略问题。需要有国家强有力的统一的组织和协调。我国目前还缺乏这样的机构和规划,建议组成一个中央级的协调机构,制定统一的海洋国情调查研究和维护海洋权益、开发海洋资源的长远规划,协调有关部门、企业按规划开展工作。二是进一步健全海洋法律体系。进一步明确海洋国情调查的主体、职能和适用范围,以及相关协调部门的义务,使我国的海洋国情调查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上法律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并对调查和研究评估的成果共享和成果转让做出明确规定,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三是要重视发展海洋经济开发,建立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海洋国情调查研究工作的技术、资金投入量大,周期长,本身有很强的综合性、配套性和知识密集性。因此,需要集中物力、财力,集中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设备,形成政府、民间、产业三位一体的海洋国情调查研究体制。

    (二)要合理转化海洋国情调查调查研究的价值成果。一是要加强海洋调查的基础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海洋环境和资源的综合调查研究与评价,为大规模开发海洋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海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海洋卫星、海洋调查船、极地考察等,进行多渠道、全方位、立体的海洋信息监测、收集和整合,深化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安全调查和评价。三是要重视海洋国情研究成果研究和评估。建立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提高开发利用海洋的总体能力。同时要重视海洋国情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认真做好资源信息共享和研究成果的有偿转让工作,最大程度地为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服务。

    (三)努力改善海洋国情研究的科技手段。进入21世纪后,依靠科技寻找海洋新的资源和能源,开展对海洋资源的深加工,建立新兴海洋事业,增强海洋财富的可获量,是解决目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开发海洋石油开始,起步较晚,虽然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5年~20年。因此,我们要加强海洋国情的调查与研究,跟踪最新的前沿海洋科技,振兴海洋产业。

    (四)要大力加强海洋国情研究的组织领导。一是要从战略高度重视海洋国情调查研究工作。海洋国情调查与研究是一项基础性的系统工程。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的“海洋渔业资源调查”、“海洋矿产资源调查”“海洋水文调查”等等,都是单项的孤立进行的,是为行业服务的,现在应该把它们提到国情调查的高度。从整个国家的立场上,从宏观的战略的高度来统筹安排,系统研究,以保证海洋国情调查研究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二是要增强全民海洋意识。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遗憾的是我国还不是一个海洋强国。对于海洋对经济发展、对国家安全的价值,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更是淡薄。因此,要加大海洋知识的宣传力度,要从娃娃抓起,逐步灌输海洋知识。三是要积极推动和参与国际海洋多边合作。要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依据,争取我国的海洋权益,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同时,要认真履行海洋法义务,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推动国际和地区性海洋事务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全球海洋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编说边议

  21世纪是蓝色的世纪,中国的崛起必须采取面向海洋的战略,而海洋战略的实现则呼唤着中国要加强海洋国情的研究,以此来促进和推动经济发展。本文正是站在这样的一个角度,论述了我国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要高度重视海洋国情调查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以更好地为国家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持。

    因而,加强我国的海洋国情调查和研究工作,势必对积极推进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人民大众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国防意识、海洋开发意识、海洋环保意识和海洋文化意识,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


                               南方渔网编辑:裴冰
编辑: 访问人次:3349 关键字:国内,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海捕产品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