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虾类 > 技术综合 > 正文

虾池生态环境的微生物改良技术

发布时间:2003/12/11 17:27:00  来源:  编辑:南方渔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近年来,虾池生态环境不良和海区污染、水源不足极大地困扰着养虾业的发展,两者既互为独立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虾池经长时间的高强度养殖,底质老化,水质条件下降,细菌丛生,生态环境恶化。以往治理水质、底质恶化的措施,一是养殖过程换水,二是收成以后进行池塘清淤。随着养殖面积增大,养殖布局密集,海区污染和水源不足已大大限制了换水的频率和数量,在养殖高峰期甚至出现无水可换的局面。收成以后的池塘清淤也同样由于条件、人力等方面的限制而无法有效地进行。而且,换水和清淤给养殖大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由此带来的交叉感染、水资源浪费、养殖区域使用年限缩短等负面效应亦不可忽视。 

  所以,如何在现有的养殖模式中,针对养殖池塘生态环境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调控良好的虾池生态环境,促进对虾健康生长,达到收获规格是对虾养殖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应用有益微生物治理养殖生态环境,以成本低、收效大、无再污染等优点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一、养殖池塘生态环境的演变 

  自然海区中,对虾的自然生态系统可以简单地用图1来表示,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但是,在养虾池这个生态环境中,对虾的数量大大增加,贝类等其它生物极少,改变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状态,对虾的食物来源于人工投喂的配合饲料,对虾的排泄物、残存饲料、浮游生物残体等有机物失去了被其他生物转化利用的机会,只能依靠池中微生物的分解矿化。 

  对虾是所有水生养殖动物中生长速度最快的动物,在半精养、精养等养殖方式中,都需要人工投喂高营养的饲料,才能保证虾只的正常生长。一般来说,在管理良好的池塘中,投喂的饲料可能只有的80%左右为对虾所食用,而在这些被食用的饲料中,则仅有一半或少于一半的营养物质供给对虾的生长,而一半以上的物质则变成各种有机废物排人养殖池中。目前我国的对虾养殖生产所采取的仍然是以静水、不排污的方式为主,对虾的摄食、排泄、活动都在同一个池塘中进行,对虾的排泄物、残存饲料和水中浮游生物的残体等有机物质均在养殖池塘中堆积,造成水中及池底的严重污染。
 
  在养虾池这个生态环境中,物质的分解转换是依靠微生物的活动来完成的。养殖池塘自有的微生物有好氧性的、厌氧性的和兼性厌氧性的,当氧气充足时,好氧性微生物的活动占主导地位,物质的分解转换速度快而且彻底,产物无毒;当氧气不足或缺乏时,厌氧性或兼性厌氧性微生物的活动占主导地位,物质的分解转换速度慢且形成有毒的中间产物。对对虾来说,好氧性微生物一般都是有益的或者无害的,厌氧性和兼性厌氧性微生物有部分是有害的,条件致病的,甚至是致病性的。 

  在养殖初期,池塘里生物量小,有机物质不多,溶氧充足,有机物在好氧性微生物分解作用下,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无机盐类,为单细胞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营养,而单细胞藻类的光合作用又为对虾的呼吸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提供溶氧,并为对虾的生长营造良好水色。这时,池塘处于相对的良性生态平衡状态。

  随着养殖期的增长,池塘中的有机物越来越多,在池塘的中上层,由于单细胞藻类的光合作用尚可以维持足够的氧气,供给好气性微生物活动,而在池塘的下层和底层,光合作用微弱,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很快就耗掉了水中的溶氧,使得厌氧性或兼性厌氧性微生物大幅生长而成优势菌群,有机物的厌气消化取代了氧化分解。厌气消化速度慢,分解有机物不彻底,易产生氨、有机酸、胺类、硫化氢、低级脂肪酸、醇类、甲烷等中间产物。这些产物对对虾有毒害作用,能使对虾中毒,甚而致使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引起对虾致病、死亡。由于分解有机物速度慢,进入池塘中的有机物得不到及时降解,在池底淤积,造成池塘老化。 

  可见,池塘中的残余饲料、对虾的排泄物、浮游生物的残体等有机物质是依靠微生物来分解的,但池塘中自然存在的微生物区系不足以分解掉进入水体的大量有机物质,造成有机物在池塘中累积,引起池塘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那么,可否人为地给池塘增加有益的微生物区系,以其有效地分解池塘中的有机物质,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呢?答案是肯定的,这方面在日本、美国。台湾、东南亚已有相当成功的经验,我国大陆也已经开始进行研究和应用。我们采用经筛选,分离、诱导、强化培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在改善养殖池塘水质。底质条件,营造良好养殖生态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有益性细菌的种类及其在养殖池塘中的作用 

  目前在水产养殖业上应用的有益性微生物主要有光合细菌和化能异养细菌两大类。 

  1、光合细菌 

  这是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的总称,它们的共同点是体内具有光合色素,在厌氧、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太阳光获得能量,但不产生氧气。目前在养殖生产上应用的是红螺菌目红螺菌科的菌种。这些菌种在硫化氢浓度很低时,也能利用硫化氢作为供氢体,但总的说来它们是利用小分子有机物作为供氢体的,同时以这些小分子有机物作为碳源利用,它们能利用按盐。氨基酸或氮气作为氮源;有的菌种也利用硝酸盐和尿素作为氮源。但是,红螺菌科细菌本身不利用或不能很好地利用淀粉和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质。由此可知,光合细菌施放于池塘中,能迅速消除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有机酸等有害物质,改善水体质量,平衡酸碱度。但对于进人水体中的大量大分子有机物质,如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残存饲料、浮游生物残体等却无法分解利用。
 
  2、化能异养细菌 

  这一类细菌包括有芽抱杆菌属菌类、乳酸杆菌、乳链球菌和假单胞菌属的一些苗株,这些细菌有好氧的、厌氧的、兼性厌氧的,能利用大分子有机物而对对虾无病原性。它们能分泌多种胞外酶,把大分子有机物质如淀粉、脂肪、蛋白质、核酸、磷脂等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再进一步矿化生成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等无机盐类,提供营养促进单细胞藻类繁殖生长,同时自身迅速繁殖而成为优势菌群,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滋长。 

  由此可见,光合细菌由于代谢机制的限制,不可能成为改善虾池生态环境的主力,而一些对对虾和人类无害的异养细菌,由于其分解转化有机物速度快,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在调控虾池生态环境方面逐渐显示其优越性,尤其是芽抱杆菌属的菌类以性状稳定、不易变异、胞外酶系多、降解有机物速度快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产物无毒等特点成为调控虾池生态环境的主力军。我们筛选、分离、诱导、强化培养了几株芽抱杆菌,作为为主导菌配制成多菌株复合制剂,发挥各个菌株不同功能的协同作用,克服单一品种微生物适应性差,应用面狭窄的不足,全面调控虾池生态环境。产品名称为“利生素微生物制剂”。 

   三、利生素微生物制剂在池塘中的作用 

  利生素微生物制剂是从自然界分离、筛选、诱导、强化培养得到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种群,以芽胞杆菌属菌类为主导菌,含有多个共生菌株,兼有好厌和厌氧双重代谢机制。成品状态为干粉剂,细胞处于休眠期,一进人养殖水体即萌发复活,并以倍数迅速繁殖。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迅速降解有机物 

  “利生素”菌群进人养殖水体以后,能够分泌丰富的胞外酶系,及时降解进人养殖水体的有机物,包括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残存饲料、浮游生物残体、有机碎屑等,使之矿化成为单细胞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盐类,避免了有机物在池中的沉积。 

  在水泥池进行分解有机淤泥的试验情况。水泥池底原有3—5cm的黑泥,没有清池,直接引进鱼塘水,放养罗非鱼鱼种。放养鱼种后3天,池中施放利生素微生物制剂。经一个月养殖,池底黑泥被分解消失。 

  2、调控水质因子 

  “利生素”菌群自身耗氧量少,降解有机物能力强,能够有效地减少了养殖池的有机耗氧,间接地增加了池中溶氧的含量。保证了有机物氧化、氨化、硝化、反硝化的正常循环,中间代谢的有毒物质少,从而提高了水体的质量。 

  水泥池试验中底层水质因子的变化情况。反映出来的趋势是:施放利生素微生物制剂的池塘溶氧含量增高,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含量降低。 

    3、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利生素投放于池塘中以后,能迅速繁殖成优势菌群,通过食物、场所竞争及分泌类似抗生素的物质,直接或间接地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长繁殖。还可以产生表面活性物,刺激对虾提高免疫功能,增加抵抗力,降低对虾的发病率。

  水泥池试验中底层细菌含量的变化情况。A、B两组为试验池,试验开始时添加1.5mg.L-1利生素,15天后补充添加0.75mg.L-1利生素。C组为空白对照池。因为利生素微生物制剂以芽抱杆菌为主导菌,所以试验中以总细菌、异养细菌、芽抱杆菌的数量作为指标。由表3中可见,施放利生素以后,芽抱杆菌很快繁殖形成优势菌群,其优势地位维持一段时间后逐渐减弱,补充添加后又恢复优势地位。 

  4、培养优良藻类,营造良好水色 

  利生素投放池塘中3—5天以后,即可观察到池水出现清新亮丽的黄绿色或茶褐色,水中藻类明显以硅、绿藻占优势,蓝藻等杂藻受到抑制。由于利生素及时降解进人池塘的有机物,均衡持续地提供营养给单胞藻进行光合作用,藻相和菌相维持平衡,水色保持稳定。

  水泥池试验中浮游单细胞藻类数量的变化情况,A、B两组开始施1.5mg.L-1利生素,15 天后再补施0.75mg.L-1利生素;C组为空白对照池。从表4可以看到,试验池未施利生素时,绿藻和硅藻约占80%,杂藻约占20%;施放利生素以后,杂藻逐渐减少,仅占5—10%。而对照池的杂藻一直都占20%。 

  (l)A、BM组池在4—6天时,出现清新黄绿色水色,并保持至结束。而C组池水色一直维持深绿色。 

  (2)硅藻主要种是针杆藻与小环藻;绿藻主要种是栅列藻与实球藻;其它藻以蓝藻中的蓝球藻为主。 

  5、利生素对养殖动物的促生长作用 

  利生素微生物制剂及时地降解进人养殖池的各种有机物,促进单细胞藻类的生长,消除有毒因子,间接增加溶氧,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养殖动物生长在宽松的环境中,必然摄食活跃,生长速度快。利生素菌群进人养殖动物消化道以后,能分泌很强的多种胞外酶系,有帮助消化、促进吸收的作用,既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又促进了养殖动物的生长。 

   四、养虾池中使用利生素微生物制剂的操作方法 

  1、养殖全过程使用利生素的操作步骤 

  (1)投苗前毒塘,按常规处理。 

  (2)进水二米深左右。 

  (3)消毒池水:用0.5—0.8ppm二氧化氯消毒剂(A.B药料各一半)全池消毒。 

  (4)造水:培养单细胞藻类,营造良好的水色,使池水透明度在40—60CM左右。 

  (5)投放虾苗。
 
  (6)投苗后3天以后,施放第一次“利生素”,每亩1公斤。 

  这一步骤可以视池塘状况而灵活掌握,如果是有机物比较多的旧池塘,可以在投苗前开始造水时即施放利生素;如果是新池塘或有机物少的池塘,可以在投苗3天后才施放利生素。施放利生素不仅可以及时降解有机物,而且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繁殖,降低发病率。 

  (7)施放第一次“利生素”以后,每隔15天左右,每亩再补施0.5公斤,直至收虾。 

  2、养殖中期使用利生素的操作规程 

  (1)消毒池水:用0.15--0.3ppm二氧化氯消毒剂(A、B药料各一半)全池消毒。 

  (2)消毒池水三天后,施放第一次“利生素”,每亩1公斤。
 
  (3)施放第一次“利生素”以后,每隔15天左右。每亩再补施0.5公斤,直至收虾。 

  3、使用利生素的注意事项 

  (1)利生素微生物制剂产品状态为粉状,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使用时需进行活化。活化方法:按需要量称取利生素,置于容器中,加人活化剂,再加人10倍的水,浸泡2小时即可。然后再全池均匀泼洒。 

  (2)施放利生素以后,原则上可以不换水或少换水。如果需要换水或添水,进水后用0.15—O.3ppm二氧化氯消毒剂全池消毒,用药三天后,再施放利生素。如果进水水源为淡水或经蓄水池处理的优质海水,可以考虑不消毒。 

    (3)遇低气压、大雨等气候剧变或池水混浊,虾出现异常的情况时,应及时补施利生素。 

   五、斑节对虾养殖应用实例 

  实例1:

  广东省廉江市营仔镇个体养虾塘,1997年4月8日放养斑节对虾,放苗后13天按每亩1公斤的量施放利生素,以后每隔15天补施0.5公斤。一直至收虾。

  实例2: 

  广西合浦县山口镇个体养虾户的200亩虾塘,分成10口池。96年4月底放养斑节对虾,5月底开始发病,至6月9日大部分虾塘的虾已死亡清塘,余下两口塘(约40亩),池水混浊,呈暗绿色,透明度低,虾只不安定,沿池边游泳、跳跃,虾体色发暗,附肢发黑,附生有很多藻类。6月11日有一口塘按每亩1公斤的量投放了利生素,3天后情况得到改善,另一口塘也按同样的量投放了利生素。7天后,池水呈清爽的茶褐色,虾只活动、摄食恢复正常,体色鲜亮。至7月中旬捕虾,中间没有换过水,水质一直优质清爽,虾只生长正常,没有再发病,最后收虾6000公斤,获得平均亩产150公斤的好收成。 1997年4月继续放养斑节对虾,平均每亩四万尾。其中8口池在放苗15天左右按每亩1公斤的量施放利生素,以后每隔15天每亩施放0.5公斤,一直到收虾。整个养殖期间虾只生长正常,没有发生病害,健康养殖至叨天收时池底干净无臭味。而2口没有施放利生素的池,养至45天左右即发现虾只沿池边游动,虾体出现黄腿、断须、肝胰脏肿大等症状,池边发现死虾,经全池消毒,一口池情况有好转,继续养至75天提前收虾,另一口未见好转,52天虾死亡,清池消毒。 

  实例3: 

  广东省徐闻县东里镇一高位养虾池,于投苗前造水时每亩施放利生素1公斤,由于虾池为沙质底,漏水比较严重,每天水位降低20cm左右,必须经常从海区进水,采取每一次进水后每亩补施利生素0.5公斤的方法,一直至收虾。整个养殖期内虾只生长正常,没有发生病害,成活率高,虾体外表干净,规格大,饱满结实。

  结 语: 

  对虾养殖生产中应用以芽抱杆菌为主导菌的复合微生物直接施放于虾池中,及时降解进人虾池中的各种有机废物,抑制病菌,消除有毒因子,稳定pH值,平衡菌相与藻相,营造良好水生环境,可以预防疾病,增大可控水体的养殖容量,实行高密度养殖,达到高产稳产,是高健康养殖系统的环节之一。同时可以减少养殖用水的排换量,提高养殖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减轻对养殖大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促进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南方渔网 访问人次:4324 关键字:,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技术综合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