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贝类 > 技术综合 > 正文

鱼苗池套养幼蚌技术

发布时间:2004/1/11 11:09:00  来源:  编辑:南方渔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鱼苗池套养幼蚌,不仅能充分利用鱼池水体资源,培育接种蚌,而且降低育珠成本,提高鱼池的综合效益。

  一、 鱼苗池条件

  要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良好的鱼苗池。面积一般1~5亩。要求池堤牢固,不漏水,池底平坦,无杂草,鱼池向阳,光照充足,交通方便。

  二、鱼、蚌苗放养前准备

  1.鱼池整修。年冬在鱼种并塘或出塘以后,利用冬春空闲时节,进行整修,清除过多污泥,让池底日晒、冰冻,以杀灭病菌。套养幼蚌的鱼池,池底污泥不能过厚,以不超过幼蚌体长为好。

  2.清塘消毒。鱼、蚌苗放养前,鱼池水深16厘米,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全池遍洒,进行消毒。对经常发生鱼病的鱼池,要适当增加生石灰用量,进行严格消毒。

  3.培肥水质。放苗前3天注水入池。水深33厘米。鱼苗下池前5天,每亩施腐熟粪肥150~200公斤,培肥水质,使鱼、蚌苗下池时有丰富的适口饵料。

  4.鱼苗下池前1天,鱼池拉网1次,以清除池内蝌蚪等。

  5.做好拦鱼设施。套养幼蚌的鱼池,要安装好鱼池进出水口拦鱼设施,以防敌害鱼类进入鱼池侵害幼蚌。

  三、 鱼、蚌苗放养

  1.鱼苗放养。套养幼蚌的鱼池,放养品种为鲢、鳙、草鱼、鲂等鱼类。鲤、青鱼等鱼类不能放入。鱼苗下塘前,用试水鱼试池水能否放养。套养幼蚌的鱼池,每亩投放鱼苗14万尾左右,其中鲢42%、鳙25%、草鱼23%、鲂5%、其他鱼类5%。

  2.幼蚌放养。放养的幼蚌为当年繁殖的,每亩放养体长3厘米以上的幼蚌1万只。其放养方法是人在木船或其他漂浮物上,将幼蚌均匀洒放全池。

  四、饲养管理

  1.投喂饲料。一天投喂2次。饲养前期以豆浆为主,每次每亩用大豆0.4公斤;中期以菜饼为主,每次每亩用菜饼0.5公斤;后期以猪粪为主,施肥要根据天气、水色、鱼的生长等情况而定,本着少施多次的原则,保持池水肥而爽。

  2.及时分塘。鱼苗下池经过10天培育,体长达1.3厘米左右,要及时出塘分养,以保证夏花鱼种的成活率。

  3.锻炼鱼体。鱼苗长至2.5~3厘米时,进行拉网锻炼。拉网锻炼应选择晴天鱼不浮头,上午9~10时进行。在鱼种培育阶段,一般拉网锻炼3次。

  4.勤巡塘。苗种培育期间,要坚持早、中、晚三巡塘,观察鱼活动状态和鱼池水质等情况。

  五、经济效益

  1.鱼种产量。鱼苗经过8个月左右饲养,即可养成冬片鱼种,亩产约350公斤。

  2.成蚌产量。幼蚌经过5个月左右培育,可养成接种蚌,成活率一般按55%计算,每亩可回收成蚌5500只。

  3.鱼种、成蚌两项总产值减除各项支出,其利润率可达70%。

  4.鱼苗池套养幼蚌,虽然减少10%鲤鱼苗种产量收入,但套养成蚌较培育鲤鱼苗种收入可增加8倍多。(邮编:335500)

编辑:南方渔网 访问人次:3613 关键字:,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技术综合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