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养殖新闻 > 综合养殖 > 病害动态 > 正文

牡蛎的微生物疾病

发布时间:2008/7/18 10:40:42  来源:  编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牡蛎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在我国有2000年以上的养殖史。它是当今世界上贝类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各临海国家均有生产,其产量居养殖贝类之首。
在我国主要养殖种类有:长牡蛎(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褶牡蛎(Ostrea cucullata)、近江牡蛎(0.rivularis)、大连湾牡蛎(0.talienwhanensis)、密鳞牡蛎(0.denseanellosa)和僧帽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等6种。其他国家养殖的品种有:欧洲巨蛎(C. angulata)、商业巨蛎(澳大利亚岩牡蛎C. commercialis)、C. gryphoides、C. rhizophorae、美洲巨蛎(C. virginica、0.equestris)、叶片牡蛎(0.folium)、叶牡蛎(0.frons)、青牡蛎(即灰黄牡蛎、扁牡蛎0.lurida)、土拉牡蛎(0.tularia)、0.vitrifacta、S. aommercialis(sydneyoyster)等。
根据病原,牡蛎的微生物疾患大致可分为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三体样病等。每类疾病根据病原微生物又可分出许多种疾病。现就各种疾病的病原生物、起因、症状和病理变化、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分别叙述如下。
 
1 病毒性疾病
 
已从美洲牡蛎、太平洋牡蛎、欧洲扁牡蛎、扁牡蛎、葡萄牙牡蛎、商业巨蛎中发现了至少属于7科不同的病毒。
 
1.1 牡蛎面盘病毒(OVVD,缘膜病)
OVVD(Oyster velar virus disease)由虹彩病毒(Iridovirus)引起,为20面体的DNA病毒。此病可使壳高>150µm的长牡蛎致病。据Elston等研究有38%的样品的盖膜上皮有此病毒包涵体(圆球形细胞质的),13%的样品之口、11%的食管上皮有此包涵体,相连的病灶包括细胞肿胀、脱落、细胞内的损伤包括核的膨胀。受病毒质(Viroplasm)连累的线粒体也鼓胀。所有这些病理变化包括细胞的剥离均在病毒粒子形成之前发生。
该病主要发生在太平洋牡蛎(C. gigas)中,每年的3~6月幼牡蛎损失>50%,波及牡蛎体的边膜及卵的孵化,使死亡率增高。感染OVVD的牡蛎缺乏活力、内脏团缩入瓣膜内。当边膜从瓣膜扩展时,已不能正常活动和移动。从边膜分离出来的已感染的盖膜上皮细胞呈现出沿边膜周边的疱疹。受感染的牡蛎之盖膜、口、表皮组织有Viroplastic包涵体。Vimplasm呈黏粒状电子致密。完整的病毒颗粒有一中等稠密区所包围的致密的核心,它由病毒壳体的核心分出。病毒粒子平均长为228nm。该壳体含2个双层膜结构,消化道胃部内有海洋真菌(Hyalochorella marina),可能与此病有联系。
OVVD流行的地理范围:1985年曾在美国华盛顿州的Willepa湾和Puget海峡发现此病。该种牡蛎1902年自日本传出后已扩展到亚、美、澳等地。该病传播途径可能是由携带此病的亲体向幼体作纵向感染,亲体也许是转移宿主或储存宿主,而主要患病者常是育苗场中的幼体。
防治方法:目前主要是加强管理,建立正确的诊断法。一旦发现,彻底消除。彻底消毒幼体牡蛎群及相关设施。建立无病的孵化储备并保证不被污染。
欧洲巨蛎(C. angulata)也有类似OVVD的病毒病发生,在病体的鳃和血细胞中发现有此病毒。
 
1.2 疱疹型毒病
由疱疹病毒(Herpes-type virus)引起,主要患病对象为长牡蛎(C. gigas)和美洲牡蛎(C. virginica)。该病毒颗粒呈六角形,也有圆形或多角形,直径70~90nm,有的单层外膜内具浓密的类核体(Nucleoid)。病毒主要发现于牡蛎卵及幼体中。幼体的面盘、外套膜、鳃组织及围绕消化管的结缔组织均见病灶。感染者消化腺苍灰色。群体出现散发性死亡。不正常的细胞核电镜可见胞内和胞质内有病毒样颗粒,核含球形或多边形颗粒。肌细胞的胞质内可看到裸露的胞质核蛋白。在幼体和年轻牡蛎的其他细胞内可测出胞质泡囊有包被的病毒粒子。在溶胞了的细胞中的胞外空间也见包被的病毒。这些颗粒组成了一个电子致密的病毒核心的衣壳。结缔组织的肌胞(Myocytes)胞质中含无包被的颗粒。牡蛎卵中可见到不正常颗粒内质网积累,线粒体肿胀,且两者相连,再与电子透明中心的浓密核相连。常见已退化和溶化的被感染的核。
当C. gigas幼虫进入有该病毒的悬液后,仅2d幼虫即停止游泳并沉于底部。镜检其盖膜全部已受损感染,至第6d积累死亡率达100%。有时也见高死亡率后的幸存者。虽镜检不出病毒,但仍有不正常核及压缩的染色质。Renault等由健康的野生幼牡蛎和健康或受中等死亡率影响的养殖幼牡蛎中证实无此病毒存在。
牡蛎疱疹型病毒1991年首见于新西兰,发病记录始于1992年(Farley等)。1992~1993年2个夏季在法国西岸进一步爆发。染病牡蛎群体死亡率达80%~90%。爆发后1~4个月内,法国两处养殖场所剩无几。
此病毒储存液存于-20℃ 中,几个月仍具有感染性。该病可能与水温高有密切关系,病蛎出现在电站排出的热海水中(28~3O℃),降温则可消除此病。将染病的牡蛎转移到邻近温度较低(12~18℃)的天然海水中,可降低死亡率。
美洲巨蛎外膜具纤毛的表皮细胞存Cowdry包涵体(Intranucleu inclujiou bodies),该包涵体似该种牡蛎细胞中所含的疱疹样病毒 ,幼体中出现过。在食用牡蛎中分出birnavirus。
 
1.3 卵巢囊肿病
病原为类似于肿疡病毒(Papovaviruses)的病毒,电镜下观察呈2O面体。该病主要发生于美洲巨蛎身上。染病病灶为生殖腺,可见到生殖腺上皮细胞肥大、异常,细胞核中含膨大颗粒团呈孚尔根阳性反应。美洲牡蛎已有染病记录。近年在佛罗利达的彭萨科拉湾、缅因州、长岛一带也有类似病蛎出现。感染高峰约在盐度14时出现。该病毒还导致韩国长牡蛎配子体病毒性肥大;东方牡蛎也可染有该病毒样包涵体。
 
1.4 其他病毒病
C. angulata体内有3种病毒,一种感染血细胞毒,另一种感染鳃区组织细胞,第3种感染长牡蛎血细胞。3种病毒生活史类似于OVVD病毒,均属虹彩病毒属,均呈2O面对称体,比OVVD病毒大(约380nm),均可使牡蛎成体发病。
珍珠牡蛎(Pinctada maxima)和欧洲扁牡蛎体内有Papova病毒样和Herpes病毒样感染。前者病毒颗粒无被膜,2O面体,直径60nm,属Papovaviridae(科)。后者在胀大的细胞核内有球形或多角形病毒颗粒,直径80nm,似由具核心或不具核心的衣壳组成;细胞质内有被膜,有不对称形颗粒,直径160~180nm,由具电子致密的核衣壳组成。病毒核心偏位。周围充填电子致密基质,并包以单位膜。形态一致的病毒颗粒有一长250~350nm突出伸展的尾样结构,横切核衣壳为环形,直径140~150nm。
从C. virginica中发现了呼肠弧病毒。此外,葡萄牙牡蛎感染虹彩病毒。罗文新等也从牡蛎肝胰腺中发现病毒样颗粒。
 
1.5 嗜碱胞质包涵体
美洲巨蛎的一些成体其肠道上皮细胞中有最大直径为5Oµm的嗜碱胞质内包涵体,它颗粒细致。此外一些牡蛎消化道细胞的胞质中含有的这种包涵体则较小,直径为1Oµm,有晕轮。体内含杆形体,上述的包涵体数量少。幼体中可见此包涵体,也见有Cowdry A型核内包涵体(Intranuclear inclusion bodies)。
此外,对长牡蛎死因之一进行分析,见其外套膜、肝脏、中肠组织有大量直径为0.1~1.10 µm的球状有机化合物,但无病原体感染,认为是严重有机污染中毒而死,病区:1993年广西北海。
 
2 细菌病
 
2.1 弧菌病(Vibriosis)
2.1.1 幼体牡蛎溃疡病
相关病原可能为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溶藻弧菌(V. alginolyticus)以及气单胞杆菌(Aeromonas sp.)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1970年Brown等即证实病原是弧菌,因为在幼牡蛎的全身组织中均有分布。用它们做人工感染试验,4~5h幼体就出现组织消散或溃疡性变化,随之幼体大量死亡。
症状:全身性组织的溃疡,养殖水体中见幼体缺乏活力,下沉以至死亡。光镜观察表明,病体内有大量上述细菌,异常的面盘、溃疡甚而崩解的组织。1981年Elston等提出染色排除法,以0.5%的台盼蓝区分出病患组织,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当然有条件好者,可作荧光抗体试验,效果更好更准。
流行情况:主要为美洲牡蛎幼虫,也不排除其他种类的牡蛎(长牡蛎、欧洲扁牡蛎、褶牡蛎等)。当条件合适时,弧菌可迅速繁殖传播而致病。
预防措施:①加强养殖水体的卫生管理,使弧菌数不超过1O2/L。对菌含量过多者用50~100 mg/L的复合链霉素(Combostrep)浸浴幼牡蛎,有望治愈此病。此外多粘杆菌素B、红霉素、新霉素等也有疗效,但应注意抗菌素的副作用,谨慎使用。②检测出感染者应丢弃。③确保饵料(如单胞藻)无病菌污染。④有效地采取消毒方法,包括过滤、臭氧或紫外线。
2.1.2 幼体弧菌病
病原为类似溶藻弧菌的弧菌等,主要发生在食用牡蛎(O.edulis)、欧洲巨蛎(C.angulata)和美洲巨蛎身上,能使5O%幼体得病、致畸。
另一种弧菌为亮弧菌(V. plendiduss),使三倍体长牡蛎稚贝患杆菌坏死病,试验证明氮霉素可完全抑制该菌,红霉素、新生霉素、庆大霉素和链霉素也能有效减轻患病稚贝死亡。
2.1.3 表面弧菌病
病原为弧菌,但并未指出是何种弧菌。主要发生在壳高约0.8~3.0mm的幼体身上。幼体染病后,贝壳表面首先感染以至不能完全钙化,周边有未钙化的几丁质区,使两壳不正常,壳体缺乏强度、硬度、易碎,与壳瓣分离,由此深入壳内,影响韧带发挥正常功能,体内没有正常的消化活动,无食物,而有脱落的吸收细胞,幼体渐渐生长不良,乃至死亡。
该病主要发生对象为食用牡蛎和美洲巨蛎,也有欧洲巨蛎,此病导致的死亡率为25%~70%。
弧菌病有3种致病类型,①各期均可受影响,谓幼体牡蛎弧菌病。染病者静止,细菌均附壳内面,沿外套膜生长,入侵内脏腔,打败吞噬细胞,且大肆繁殖。②早期面盘幼体受害。幼体活动异常、缘膜损伤,处于伸张态,牵缩肌剥离。后期,细菌侵袭整个缘膜。③ 后期面盘幼体受害。幼体处静止态,内脏萎缩呈进行性、广泛性。消化腺吸收,细胞脱离。后期,消化器官呈病灶性损伤 。
此外,沈晓盛等曾报道,坎氏弧菌(V. campbellii)可能引起太平洋牡蛎生病。Gooch等也指出副溶血弧菌(V. parahaemolyticus)使牡蛎致病。
2.1.4 土壤丝菌病(Nocardiosis)(PON),也称夏日之死
曾与一种多发性脓肿或局灶性坏死的细菌病相符,1990年Friedman和Hedrick重新定名。该菌为主要病原,该菌G+或不定,丝状和分枝状,中度抗酸染色。PAS阳性。染病者外观变化不明显。有时闭壳不全或无力。外套膜正常或有黄、绿、褐色小结节。组织切片见生殖腺滤泡、消化道周围的囊样结缔组织呈受该菌侵袭样,有菌落可见。其他部位有少量感染,感染处大量血细胞浸润。病重者见组织坏死。
温暖富营养海区港湾的太平洋牡蛎多发此病,流行于北美西海岸,日、朝沿海。各龄期均染此病,但以2龄以上为重,该病不以水为媒介传播。
2.1.5 牡蛎的足病
为欧洲记录的最古老的牡蛎病,发生在法国Arcachon流域。病症有外收肌的附着部下及邻近的肌组织变得粗糙,水泡状和退化。以后于1919、1923年分别在意大利和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中发现。于1924年,据牡蛎外膜退缩、消化腺苍白、肌肉退化、肠炎、贝壳生小隆起脓疱等症状判断此病为细菌性疾病(Ortou)。
传染途径:当幼体附于有弧菌的基物后,壳被感染,再侵入韧带、外套膜、鳃,最后致全身感染而死。
预防措施:养殖用水、器械和容器的彻底消毒。所用药品有:漂白剂溶液,可将5.25%的次氯酸钠以1:100稀释于水中,进行环境消毒,并用干净海水冲洗干净。盛放稚贝的器皿中水应常换并做细菌学检查,以便采取适当措施。染轻病的稚贝,尚可用稀次氯钠液(100 mg/L)浸泡1min,再用干净海水冲洗净。此法的有效性以处理后贝壳是否完好,闭合是否充分为准。
2.1.6 点状坏死(多发性脓肿)
病原可能为一种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细菌学的初步研究表明此菌系G-,具鞭毛,能主动运动,个体长1~3µm。
此病已获得人工感染结果,濒死于此病的病牡蛎之组织学检查发现其细腻浸润已扩散,组织坏死,呈点状,并伴有大量此菌,最后即是大批死亡。
该菌主要感染各种规格的太平洋牡蛎、长牡蛎。
流行情况:日本广岛湾。可引起大批死亡。之后,1960、1965、1970年等均有许多报告可见。
2.1.7 多发性脓肿病
病原为一种G+杆菌,由20%的牡蛎体上分出。症状似点状坏死症,包括消化腺变苍白、壳张开、散发性死亡等。主要发生在日本松岛湾的牡蛎(C. nippona)上及引自美国西岸的该牡蛎之种苗和成体上。
2.1.8 放线菌样病
病原为一种放线菌,该生物有分开的小型菌丝体,约10.6µm×0.7µm,但无树栖形分枝,无星状体,直径为1.5~2.0µm。菌丝体尚有直径为0.8µm的小末端孢子,GMS阳性,不耐酸,当用GD和β&B染色时不见,H&CE染色切片可见。
发生于美洲巨蛎体。症状:该菌感染使牡蛎体普遍水肿而消瘦,消化管上皮变薄。检查病体可见菌丝病(Mycelial disease)状的分布及寄主病理学变化。该病记录自美国纽约长岛,夏季最为流行。
放线菌(Actinomyces)[和原生质型单孢子虫(Haplospridium plasmodid forms)]可引起牡蛎病变继而爆发流行性病。
 
2.2 其他细菌病
长牡蛎幼体中有时有一类似嗜洋红(细)胞菌、弯曲菌、产黄菌的细菌、G-、胞壁柔韧可曲,无鞭毛,长杆形,>3.0µm,大小均一。该菌使幼贝的绞合部韧带发生腐蚀性糜烂,外套膜组织病损。93%的弹力纤维、20%的张力纤维受损。
太平洋巨蛎有致命的发炎Bacteomia症状出现,另Boragjuni等 灿烂弧菌研究证实,Vibio splendidus biovarⅡ致幼体病,该菌成分及体外产物均显毒性,但毒素产力与病原性间无明显相关。
国外已有报道,诺卡氏菌也使牡蛎得病。美洲巨蛎因划伤弧菌(V. vunificus)得病,Birkenhauer等研究过二乙酰对此的减毒作用,Borazjuni等也有相当的研究。美国学者Noga等已发现该种牡蛎体内产生新型抗菌蛋白,即美国牡蛎防卫素(AOD)可以抵御疾病。
 
3 真菌病
 
3.1 幼体离壶菌病
病原为海洋动腐离壶菌(Sirolpidium zoophthorum)。该菌感染幼体,在幼虫体内弯曲生长出菌丝。菌丝有不多的分枝,动孢子囊生出排放管至幼体体外,并释放游动孢子。该孢子梨形,鞭毛2根,5µm×3µm。孢子游动水中短时后再感染其他幼体。
症状和诊断:显微镜可见患体内有此菌丝。尤其稚贝染病后,即停止生长和活动。用中性红海水液也可区分出真菌和幼体,肉眼则可见死去的多数患病幼体。少数幸存者病愈而得免疫力。
此病主要流行于美洲巨蛎幼体的不同阶段,严重时可导致大批死亡。
迄今尚未有治疗方法,只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如:严格过滤或紫外线消毒育苗用水。一旦检出病体,即刻销毁,所用器具立即彻底消毒。
 
3.2 壳病
病原为绞扭伤壳菌(Ostracoblabe implexa),系藻菌纲真菌,菌丝上有呈卵形或球形膨大体,球形者膨大为厚壁孢子。低温时(5℃)该菌的厚壁孢子增高增大。15℃下消毒海水培养染病碎片,3~4周可获该菌菌落。酵母蛋白培养基可作纯化培养时用。
症状与诊断法:牡蛎受感染后,壳即被穿孔,尤其闭壳肌处最重。内壁显白色雾状,并显疣状突起,后者变黑或微棕,或淡绿色,甚至有大片壳基质沉淀。但发生的病理变化因地而异,产生的伤害程度也有差异。诊断的主要依据是视培养病灶能否得出相应菌丝来定。
该病有广泛的流行区,如欧洲的荷兰、法国、英国,北美的加拿大和亚洲的印度等地。总感染率10% ,<1%的总病例可达赘疣期。发病高峰以水温高于22℃ 的秋季时节为主,长达2周,病程可能加重。
染病者为欧洲巨蛎和另一种巨蛎(C. gryphoiodes)。
迄今尚未找到该病的防治方法。
念珠霉菌(Monilia sp),后被Alderman等定为藻状菌Ostracobable implexa。它可使荷兰Ostrea edulls群体死亡。
 
3.3 肤囊菌病
病原是藻菌纲的海水肤囊菌(Dermocystidium marinus = Larynthomyx marinus),它主要侵染美洲牡蛎、叶牡蛎(0.frons)和等纹牡蛎(0.equestsis)的成体。
该菌孢子近球形,直径3~10µm,以5~7µm居多。胞质内的大液泡偏于一侧,内含液泡体(Vacuoplast),周围有一层泡沫状细胞质,卵圆形胞核位于胞质较厚一侧。
寄生于牡蛎的该菌,待寄主死后可变成动孢子,释放并游动于周围水中,伺机再附着,并变成变形虫状,借助寄主的鳃、外套膜、消化道而进入上皮组织,至身体各部,并在寄主细胞内或细胞间繁殖,使细胞溶解、组织肿胀、患体消瘦停长。外界条件不利则加速死亡。
该病流行于美国弗吉尼亚、古巴、委内瑞拉、墨西哥和巴西,以夏秋季(8~9月)为死亡率高时(水温3O℃,盐度30),有时可高达95%的死亡率。反之,牡蛎在温度>15℃ 、<25℃时,也不被该菌感染。
迄今仅有预防法,即彻底清理病灶,消毒用于牡蛎的附着器件,合理密植。有条件的可注入淡水降低盐度,避开25~33℃的水温时间。
 
4 枝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样生物病(三体样病)
 
病原为立克次体样生物(Richettsia-like Organisms)(RLO)。该病原年由Harshbarger等从美国巨蛎、太平洋牡蛎等中发现,1994年Renault等才从长牡蛎鳃上皮细胞质中发现,也可从消化管上皮细胞发现,很像Wolbachic属的生物。超微结构研究表达出它们被包围在Parasitophorous空泡中。该空泡有一单位型的膜。有些表面具纤丝。该生物长0.4~4.0µm,直径0.2~2.0µm,多形态。一些美洲巨蛎的消化腺之嗜碱胞质包涵体(较小者)含的立克次体样生物,外层有3层,大者为1.19µm×0.41µm,较大的盲管(Divertieularc)包涵体(100µm)也含立克次体生物。
枝原体样生物(Myeoplasma-like organisms MLO)和(衣原体样生物Chlamydia-like organisms CLO)。
对美国切萨皮克湾的一些美洲巨蛎做TEM观察,发现肠小片细胞(杯状细胞)(Goblet cells)含枝原体样生物,它们体内类似的兰体(Bluebodies)中也含枝原体样生物。
在美州巨蛎中已发现CLO,其致病性不明。
 
5 结语
 
据上所述,可见牡蛎的微生物源疾病主要来自病毒(5种)、细菌(9种)、真菌(3种)和三体样微生物。总体看,相关研究国外做得多且深刻。国外相关的水产医学,包括牡蛎在内,已达到快速鉴定,对病害机理有较深理解,有些已达到基因层次,包括遗传因子等。对耐药机理也有较深广的认识。我们与国外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对多数种类的疾病缺乏深刻系统的研究,因而,(2)对疾病的认识多处于不甚了解状态;(3)缺乏统筹、长远和深层次的考虑,使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少远见性,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对疾病难以作到综合治理和持久效果;(4)这很大方面归因于理念,方法的陈旧,仪器设施更新慢,难以有大面积、高水平成果出现。为此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包括疾病测报、防治、药检等水平,提倡和应用微生物调控、修复环境等,使牡蛎养殖业整体素质和水平大提高。随着时间推移,关注程度和经济投入的增多,国内牡蛎的病害研究必将深广。
编辑: 访问人次:5314 关键字:水产,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病害动态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