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长江日报资讯:位于武汉市西南端的汉南区汉南农场,历经三年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趟出了一条新路,河蟹养殖发生了飞跃式、几何级数地发展,揭开了汉南成功养蟹的新篇章。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与2004年相比,汉南农场养蟹面积扩展20倍,总产增长32.3倍,单产提高67%,总产值增长49倍,亩产值增长1.5倍,人均收入增长3.9倍。
据悉,该农场1966年由湖区围垦而成,土质肥沃、水质良好,但因地势低洼,种植粮棉效益不佳,改池养鱼也无优势可言。出路何在?场里组织一班人到沿海地区考察调研,发现养河蟹可能是一条路子,经多方面论证分析,确认本地区具有适于河蟹养殖的良好自然条件,走高起点的标准化养蟹之路,是完全可能取得成功的。农场党委书记李文光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改稻养蟹”的倡导者、发起人。
农场一班人首先以NY/T841《绿色食品蟹》为核心,实施国家、行业有关的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标准、养殖技术规程等,自己制定了河蟹质量安全方面的《总体操作规程》、《HACCP管理体系》、《苗种管理规程》、《环境监测管理规程》、《投入品管理规程》等自律标准,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
同时实行全方位社会化服务、健全各项制度。对于技术服务、培训、苗种采购、生产投入品监管、生产操作、质量检测、资料记录、产品销售等都有相关规定,均按计划和制度执行。社会化服务主要由河蟹养殖协会和服务专班承担,常以签订合同的形式执行。三年共培训了2100人次,培养的500个示范户成为示范区的中坚力量。
该农场于2003年着手改造低湖田,建设规范化的蟹池。2004年养蟹1000亩,产量45吨,产值360万元,产品质量上乘,市场十分畅销,一炮打响;2005年养蟹2000亩,单产60公斤;2006年养蟹10000亩,单产65公斤;2007年养蟹20000亩,单产75公斤。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注册了“喜鹊湖”商标,管理工作通过了国家农业部质量管理中心的HACCP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金秋时节,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喜鹊湖”螃蟹节,通过了国家级示范区验收。
南方渔网编辑:石明凯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