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海洋渔业 > 渔监 > 正文

2004年广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发布时间:2005/10/25 16:10:00  来源:  编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省政府赋予海洋主管部门的职责,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实施了2004年度全省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渔业资源动态监测。根据监测结果以及相关的信息资料,对我省近岸海域的海洋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编制了《2004年广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现予以发布。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沿海地方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海洋管理工作实现新的转变。对海洋资源,要由重开发、轻保护向开发与保护并重转变;对海洋环境,要由重视污染防治向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转变。逐步实现海洋管理工作的统一、有序、有力。希望通过《2004年广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发布,使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了解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更加关心和爱护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我省争创新优势,实现海洋管理工作的新转变,建立海洋经济强省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概述

  2004年,我省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在继续进行全省海洋环境质量监测、海水浴场监测、赤潮监测监视、海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基础上,新增了近岸海域生态监控区监测和贻贝监测,加强了沉积物监测和海水增养殖区监测。

  监测结果表明,我省管辖的大部分海域环境质量基本保持良好状态,海域环境总体污染趋势有所减缓。近岸海域各功能区的海水水质基本上能满足其使用功能的要求;河口区、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未见好转,受陆源污染影响较大的部分河口区近岸海域水质较差,超标项目仍主要为无机氮和无机磷,其次是铅和石油类。海域的海洋沉积物质量基本保持良好状态。近岸海域养殖生物质量总体良好。各增养殖区水质条件能满足增养殖环境功能的要求,但养殖环境有恶化趋势。海水浴场环境状况良好。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系统较脆弱。底拖网作业平均渔获率继续以较大幅度下降,渔获物以低质品种为主。

  海洋赤潮共发生11宗,主要集中在珠江口、大鹏湾、大亚湾海域,影响面积累计506平方公里,未造成较大的直接经济损失。2004年发生2宗重大的海洋溢油污染事故。

    二、 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一) 海水质量

  监测结果表明,2004年我省海域海水水质总体良好,局部受陆源污染影响较大的近岸海域水质较差,超标的主要项目是无机氮、磷酸盐、石油类和铅,其它项目基本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珠江口、汕头港和湛江港近岸海域(图1~图5)。



图1  2004广东省近岸海域海水磷酸盐平均含量



图2  2004广东省近岸海域海水无机氮平均含量



           图3 2004广东省近岸海域海水铅平均含量



图4  2004广东省近岸海域海水石油类平均含量



图5  2004年珠江口及邻近海域无机氮污染分布示意图

 (二) 沉积物质量

   2004年海洋沉积物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我省管辖海域的海洋沉积物质量基本保持良好状态,沉积物污染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较低;部分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较差。珠江口近岸海域沉积物普遍受到重金属镉和石油类的污染,多数测站沉积物的砷、镉含量超过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部分测站沉积物的铅、石油类含量超过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各测站沉积物的总汞、六六六、DDT和PCB均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近岸海域沉积物污染评价

  (三) 海洋贝类质量

  2004年在我省近岸海域共布设36个贝类监测站位,监测项目主要为:石油烃、总汞、镉、铅、砷、六六六、DDT、PCB。监测的品种主要有:牡蛎、翡翠贻贝、文蛤、菲律宾蛤仔、蓝蛤、光滑蓝蛤、巴非蛤等。

  监测结果表明,我省海洋贝类质量总体良好,石油烃、六六六、DDT、PCB均符合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但受陆源污染影响较大的个别近岸海区的部分贝类,总汞、铅、镉、砷含量偏高。

  (四) 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状况
  2004年,对我省7个主要海水增养殖区(柘林湾、大亚湾、大鹏湾、桂山湾、水东湾、雷洲湾、流沙湾)的环境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各增养殖区水质条件良好,沉积物质量状况一般,养殖生物质量总体良好。

  部分网箱养殖区内,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和粪便在海底的堆积和分解使沉积物中有机质、硫化物和大肠菌群数量含量增高,形成自身污染,养殖环境有恶化趋势。

  (五) 海水浴场环境状况
  2004年,我省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了汕尾红海湾、深圳大小梅沙、江门上川岛、阳江闸坡、湛江东海岛5个国家重点监测海水浴场的环境质量监测预报工作。自5月1日至11月30日,通过中央电视台、国家海洋局政府网、人民网、新浪网等媒体发布了这5个重点海水浴场的水质状况及未来三天的健康指数、游泳适宜度和最佳游泳时段预报。2004年广东省5个重点海水浴场环境评价情况见表1。

表1 2004年广东省海水浴场综合环境等级

浴 场 名 称
 水质
 适宜、较适宜游泳时间(%)
 不适宜游泳的主要因素
 
湛江东海岛海水浴场
 优
 97
 ——
 
广东阳江闸坡海水浴场
 优
 98
 ——
 
广东江门飞沙滩海水浴场
 良
 95
 水质一般
 
深圳大小梅沙海水浴场
 优
 96
 ——
 
广东汕尾红海湾海水浴场
 优
 92
 风浪偏大
 



国家海洋局政府网发布的深圳大小梅沙海水浴场环境质量监测预报

水质状况 监测结果表明,在5个重点监测的海水浴场中,水质为优的天数占85%,水质为良的天数为10%,降雨所引起的微生物含量升高是浴场水质出现波动的主要原因。年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有重点浴场的水质均达到了优良水平。汕尾红海湾海水浴场水质为优的天数在90%以上。

健康指数 健康指数是表征海水浴场环境状况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的综合评价指标。统计结果表明,5个重点海水浴场健康指数均达到了优良水平,其中80%海水浴场的健康指数达到了优秀水平。

适宜度 游泳适宜度是根据海水浴场的水质、水文和气象等要素对海水浴场环境状况进行的综合性评价。统计结果表明,5个重点海水浴场适宜和较适宜游泳的天数比例高达92%以上。造成不适宜游泳的主要原因是风浪偏大、水温偏低和能见度较低。

  (六) 近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2004年,我省建立了雷州半岛西南沿岸生态监控区、珠江口生态监控区、大亚湾生态监控区,监控区总面积为6330平方公里,主要生态类型包括海湾、河口、珊瑚礁典型生态系统。监控内容包括环境质量、生物群落结构、产卵场功能以及开发活动的影响等。

  监测结果表明,雷州半岛西南沿岸生态监控区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良好,珠江口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大亚湾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生态系统不健康主要表现在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生物群落结构异常,河口产卵场严重退化、部分产卵场正在逐步消失,生境丧失或改变等;主要影响因素是陆源污染物排海、围填海侵占海洋生境、生物资源过度开发。



海洋生态监控区基本情况

海洋生态健康:指生态系统保持其自然属性,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关键生态过程稳定并持续发挥其服务功能的能力。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评价依据海湾、河口、滨海湿地、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不同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结构现状、环境质量及生态压力指标。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分为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三个级别,按以下标准予以评价。

健康:生态系统保持其自然属性。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基本稳定,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正常发挥;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生态压力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内。

亚健康:生态系统基本维持其自然属性。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发生一定程度变化,但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尚能发挥。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生态压力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不健康:生态系统自然属性明显改变。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发生较大程度变化,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严重退化或丧失。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生态压力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生态系统在短期内无法恢复。
 

大亚湾生态监控区 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大亚湾水质状况良好,海洋生物及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红树林生境丧失严重,1986年至1999年红树林生境由84公顷降至4公顷左右。港口建设、海水养殖等海洋开发活动导致潮间带生境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滩涂湿地生境丧失严重,海岸线发生明显变化。渔业资源量下降,产卵场功能出现衰退现象,局部海域受到热污染影响。围填海,海水增养殖,港口建设及不合理的开发活动是威胁大亚湾海洋生态健康的主要因素。

  珠江口生态监控区  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近岸海域无机氮超过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达到或超过三类海水水质标准,营养盐比例严重失衡,水体呈严重富营养化状态。滩涂生物受到重金属铜、铅、镉、锌和石油烃的污染。底栖生物生物量低,种类组成趋于小型化,鱼卵种类数量较少。围填海严重威胁珠江口滩涂湿地的生态环境,原有海岸带地质地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湿地功能严重丧失,整个珠江口的潮间带生境受到毁灭性破坏。非法采砂导致部分海域水动力条件改变,海岸侵蚀加重。围填海、陆源排污是引起珠江口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下降的主要因素。

    珠江口深圳西部填海导致的岸线变化

   雷州半岛西南沿岸生态监控区  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监控区总体环境质量良好;饵料生物种类丰富、生物量较高;游泳生物资源量保持较高水平,资源量为707公斤/平方公里,主要渔业资源依次为虾类、鱼类和头足类,资源量分别为329公斤/平方公里、308公斤/平方公里和28公斤/平方公里,资源结构趋于正常;珊瑚礁种类丰富,近年内监测区域内有零星的珊瑚补充。但局部区域水体悬浮物含量高,最高达45.3 毫克/升,同时观察到部分珊瑚礁覆盖大量沉积物,个别珊瑚出现白化现象。随着监控区内渔业开发活动由以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的转变,雷州半岛西南沿岸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将受到影响。 

  近岸海域:指我国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全部海域,尚未公布领海基线的海域及内海,指负10米等深线向陆一侧的全部海域。 

  近海海域:指近岸海域外部界限平行向外20海里的海域。 

  清洁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一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

  较清洁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二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轻度污染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三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

  中度污染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和海洋开发作业区。

  严重污染海域:劣于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

    三、 海洋灾害

  (一)赤潮 

  2004年,我省海域发生赤潮11起,累计面积近506平方公里,其中,有害赤潮3起,直接经济损失约为6.5万元。珠江口海域发生赤潮4起,累计面积约82平方公里;深圳大鹏湾海域发生赤潮3起,累计面积21平方公里;惠州大亚湾海域发生赤潮2起,累计面积101平方公里;湛江硇洲岛附近海域发生赤潮1起,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汕头港外海域发生赤潮1起,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珠江口、大鹏湾、深圳湾、汕头港外是赤潮多发区。由于及时对赤潮进行了跟踪监测监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除8月份发生在大亚湾东升及坝光网箱养殖海域和大鹏湾南澳岛渔港至平洲岛附近海域的两起赤潮造成个别网箱鱼类出现缺氧死亡现象外,今年发生的赤潮对海洋水产养殖业未造成较大影响,也未造成人员中毒事件。 

    2004年8月大亚湾哑铃湾赤潮

    2004年6月大亚湾赤潮
 
    2004年发生赤潮的海域

  (二)溢油事件
  2004年11月15日“EASTERN CHALLENGER”集装箱船被撞后沉在惠来近岸海域(22°42'49″N,116°21'26″E),其燃油不断泄漏入海,造成近岸海域受油污染。

  2004年12月7日,巴拿马籍集装箱船(HYUNAI ADVANCE)和德国籍集装箱船(MSC ILONA)在珠江口担杆岛附近海域发生碰撞,其中德国籍船燃油舱破损,约1200吨燃油溢漏入海,造成珠江口担杆岛列岛和佳逢列岛附近海域受油严重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遭受重大影响。

    2004年12月8日德国籍船燃油溢漏入海的现场 

    监测人员在溢油海域调查采样

  (三)其它海洋灾害
罕见天文大潮  6月5~7日,受50多年罕见天文大潮影响,广东省沿海部分地区受灾,经济损失较为严重。广东省雷州半岛西岸沿海的潮位偏高100多厘米,持续2~3小时,北和、企水两镇海堤决口,400多公顷虾塘损毁。

热带风暴海浪  受热带风暴(0411)影响,7月27日在南海东北海面形成4米以上的海浪,广东省“粤南澳33090”货轮在广东省南澎附近海面沉没,直接经济损失 1000万元,死亡、失踪22人。

冷空气与气旋浪灾害  2004年,我省近海海域共发生2次4米以上冷空气与气旋浪过程,造成严重灾害。

     四、海洋渔业资源

 2004年渔获率较2003、2002年低,底拖网作业平均渔获率为226.48kg/h,比2003年和2002年分别下降12.7%和21.0%。其渔获物组成有:蓝圆鲹37.29%,带鱼6.29%,蛇鲻5.88%,青鳞鱼4.74%,金线鱼4.71%,头足类2.48%,棱鳀2.09%,鱼或鱼1.86%,小公鱼1.11%,大眼鲷0.88%,鲳鱼0.96%,丽叶鲹0.83%,黄鳍马面鲀0.72%,颌圆鲹0.7%,蓝子鱼0.7%,刺鲳0.61%,鲻鱼0.64%,扁舵鲣0.56%,竹荚鱼0.51%,黄鳍东方鲀0.46%,马鲛0.45%,鲐鱼0.44%,金色小沙丁鱼0.3%,二长棘鲷0.29%,黄鲫0.24%,其它24.26%。从上述渔获组成来看,仍然以低质种类为主,所占比例达85%以上。

   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

  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海洋自然生态环境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全省现有海洋自然保护区41个,总面积达546664公顷,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4个,市县级35个。2004年划建的自然保护区,不仅包括了种质资源和珍稀濒危物种类型,还增加了以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以及红树林、海草床等主体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积极落实省政协“加快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海洋渔业资源环境保护”重点提案的办理工作,编制了《广东省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总体建设规划》。加强了海洋与渔业湿地保护管理、宣传工作,保护区内基本杜绝了乱砍红树林、采挖珊瑚、炸鱼、捕鱼的现象,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及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全省已建成人工鱼礁12座,投放混凝土礁体6892个,累计达20.9万空立方米。继续在全省组织统一增殖放流活动,放流的品种、数量和区域为历年之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强化海洋监察执法工作。各地共检查海域使用、海洋倾废等项目共1826次,发现违法行为188起,立案查处159宗。


                                 南方渔网编辑:裴冰
编辑: 访问人次:5078 关键字:广东,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渔监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