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南京日报资讯:南京产“美国鲥鱼”最快有望在今年6月上市。昨天,记者了解到,美国鲥鱼在我市首次成功本土化,目前6000尾鲥鱼已长到条重3两左右。
鲥鱼位列“长江三鲜”之首,不过近10年来都未见到野生长江鲥鱼。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唐天德介绍,从他的调查来看,长江野生鲥鱼已基本绝迹,目前我市饭店、江鲜馆中的鲥鱼基本都是国外的替代品种——货源主要来自泰国、缅甸、孟加拉及美国。
“泰国、缅甸、孟加拉鲥鱼的口感相对较差,售价每500克仅数十元。”唐天德说,美国鲥鱼和长江鲥鱼生活习性、口味最为接近,每500克售价达800元以上。
为了使美国鲥鱼本土化,南京诸多水产公司陆续引进人工授精的鲥鱼“受精卵”,在南京开始试养。不过,由于鲥鱼娇贵又好斗,养殖生态环境难以掌握,所以试养均以失败告终。
去年,唐天德受聘为南京孙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顾问,在投资1200万元高标准打造的养殖池中,开始试养美国鲥鱼。当时,该公司花10多万元购买了1万枚优质鲥鱼“受精卵”,放在氧气包内空运至南京。经过细心呵护,1万枚“受精卵”成功孵化出约6000尾小鲥鱼。
鲥鱼养殖难点一是水温,水温控制不好,生长速度会很慢甚至死亡;二是喂食,鲥鱼喜欢抢食,争抢食物时互相激烈碰撞,也容易导致大批死亡。
对此,养殖人员经过仔细摸索,找到了美国鲥鱼最佳生长水温——25—30摄氏度,不过,11—13摄氏度时鲥鱼仍能正常进食;此外,针对鲥鱼抢食习性,专家严格计算喂养时间和饵料重量,每天分4—5次喂食,饵料用天平称重后均匀抛撒,确保鲥鱼既能吃饱又不争抢。
唐天德介绍,6000尾鲥鱼目前已逐渐适应南京的生长环境,长势喜人,大部分已长到条重3两左右。最快到今年6月,第一批南京产美国鲥鱼就有望上市。
孙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永锁表示,等鲥鱼养殖技术真正成熟,他还将带动更多的养殖户,填补市场空白,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美国鲥鱼放流,让鲥鱼物种再现长江。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