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资讯:
![]() |
面对数十名记者,佘树林最初有点紧张 |
成都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首次请来农民“新闻发言人” 64岁的佘树林———
前天,成都市新闻办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的内容是介绍成都市60年来“三农”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颇具新意的是,发布会的“新闻发言人”竟是成都远郊新津县普兴镇袁山村的64岁农民佘树林。他成为了成都市历史上第一位参加政府新闻发布会的农民,在发布会上眉飞色舞地面对众多记者讲起了他的自家事。而在上午开完新闻发布会后,佘树林还赶回了30公里之外的农村老家,回家里下鱼塘捞鱼去了。
■农民首当“新闻发言人”
昨天上午,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在市政府会议室召开“成都市60年变迁”第二场专题新闻发布会。引人注意的是,64岁的农民佘树林坐上了新闻发布席,他留着平头,身着白色衬衣和灰色外套,黝黑的脸膛泛着红光,说话的声音洪亮有力,手上还留有长期耕作后的痕迹。面对媒体的“长枪短炮”,第一次坐到新闻发布台上的老佘有点紧张,一直紧扣着双手。
上午10点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成都的第一位“农民发言人”老佘开始面对陌生的话筒讲述自己60年的亲身经历:“以前我是住泥瓦房,走泥巴路,喝凼凼(音dang,意为水坑)水。改革开放后,我跑到成都买塑料袋回去卖,只能糊口。2003年搞了城乡一体化后,我就承包了集体的鱼塘,又种了几亩经济作物,有花椒、花生、芋头。后来,我还搞了个养鸡场,一年下来,我算了哈,赚了有3万多元!”
面对台下的数十位记者,老佘在度过了最初的紧张后,讲起自己的生活来并不怯场,他用原汁原味的农民语言生动地晒起了自己买房又买车的幸福生活:“我儿子喊我给他买房子,我说买就买嘛,就在新津城里给他买了房子。后来,我又给他买了车子让他经营。房子有140多平方米,是川西民居样式的,全家过得都幸福。社区里的老人家可以去跳坝坝舞,文化活动搞得巴适得很。”
■风趣幽默像说“评书”
一位参与新闻发布会的记者表示:“这场发布会有别于以往只有相关部门只念数据和读稿子的惯例,老佘的现身说法特别生动,再加上他说的非常风趣幽默,参会的记者们都不约而同地鼓掌。”会后,当地记者甚至在稿子里把老佘的语言形容成当地民间艺术家李伯清说评书。
在半个多小时的讲述中,佘树林的精彩发言引来了记者们的满堂喝彩。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一位记者让他代表成都500万农民说几句话,而这个提问让老佘犯了难。按照当地记者在发布会后的描述,老佘不再有之前滔滔不绝的风采,他结结巴巴地吐出几个字,变得语塞起来。在新闻发布会主持人的鼓励下,他最后说:“就祝大家国庆快乐吧!”昨日,老佘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当时回答这个问题时说的是“开拓进取、大力发展,早日过上美好幸福生活”之类的话。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好奇的记者们并没有“放过”佘树林,围着他问起了更多的问题,佘树林又恢复了轻松幽默的状态,滔滔不绝地说自己现在的生活状况。有工作人员表示说:“这才真实表现了老佘的朴实啊,讲的都是实话,就是讲不来虚话!”
■农民现身说法更具说服力
为何让农民站上新闻发布席讲述自己的身边事?昨日下午,记者致电成都市外宣办有关负责人获悉,成都市目前在做一个60周年变迁的系列新闻发布会,按照惯例,发布会是让各个政府部门来进行发布,这样有宏观上的数据,也比较权威,但是在经过综合考虑后,大家最终认为见证者的亲身经历最具有说服力,于是定下了五场新闻发布会都让亲历者作为特殊的新闻发言人讲述自己的经历。除了佘树林外,还有用镜头表现城市变迁的摄影师,有见证成都商贸繁荣历史进程的外资企业负责人等等,每人都从各自的经历来力证政府部门的发布内容。
成都有五六百万农民,为什么选中佘树林作为“农民发言人”?新津县统筹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佘树林是土生土长的农民,64岁的年龄也基本上能够见证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他所在的袁山村原来是成都市的市级贫困村,但在搞城乡统筹之后,袁山村脱贫了,居住环境和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了全国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在选定袁山村之后,佘树林这个具体的人选是随意挑选的,他是当地一个很普通的农民,并没有有意识地去找典型人物或新闻人物,因为真实,所以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于是,新津县统筹办向成都市外宣办推荐了佘树林,并在最终敲定后将这一消息告诉了佘树林。三天后,佘树林走上了新闻发布会现场,成为了成都市历史上的第一位“农民发言人”。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